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29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3节 (第2/3页)

 再次,对监察官的品德要求也很高。

    廉洁清正、不谋私利,这是监察官的最基本条件,否则自身不正何以正人?所以宋初以来就要求很严,太祖、太宗之时就有大量的台谏官因贪赃不法而被问罪、处斩的;又如刚毅敢言、不阿附、不畏避,这也是必不可少的。台谏官职当言路,非刚毅敢言则不能举职,非不阿附则不能独立行事,非不畏避则不能弹压多士、震慑朝廷,所以御史台有“百日不言,罢为外官”的仪制以激励敢言;又如忠厚淳直、不朋比中伤,这也很重要,否则以台谏来搞中伤,那是很糟糕的。所以累朝皇帝都一再重申、告诫,“谏官、御史必用忠厚淳直、通明治体之人”,上章论事,“毋或朋比以中伤善民”。

    复次,监察官还必须身体健康。宋代对监察官虽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是一般不用年老多病之人,必须身体健康才行。因为只有年轻力壮之人,富有朝气,积极进取,顾虑也少,才能承担起监察百官的重任;否则,以年老疲病之人充任,暮气沉沉,不求进取,棱角早已磨平,为官年月也已不多,顾虑重重,监察机关就成了元老院、养老院、疗养院了,朝廷纪纲也就无从谈起了。

    (《两宋文化史》第九章 )

    第三百一十四章

    时间一晃,便到了狄青前往秦州上任的日子。

    狄青穿着一身簇新的青色官服,身长玉立,比往常的布衣平添几分气势,更显英姿飒爽,神采飞扬。

    只是他认真戴在头上的那顶颜色灰扑扑、又通体毛茸茸、却是由陆辞亲手所赠的兔皮帽,无形中柔和了周身的锐气,才令路过码头的一些小娘子们敢红着脸、偷偷议论这英俊郎君。

    狄青全然没注意到旁人目光,也从未想过去在意那些——最不想迎来的分别近在眼前,哪怕理智犹在,但真正要离开的时候,一看着笑盈盈来送行的陆辞,他揣在胸口的那颗心,还是被不舍的情绪割得血淋淋的。

    若不出意外的话,下回再见公祖,起码要到三年一转的磨勘后了。

    他虽稳住了面上的沉着稳重,但陆辞又哪里看不出来,小恋人的情绪正低落着?

    然而陆辞平时人缘甚佳,以至于他的友人们爱屋及乌,对被他十分厚待的狄青也很是亲近,于是在赴任在日,但凡碰巧赶上休沐的,都不请自来了。

    素来心思细腻、多愁善感的柳七更是受这离绪感染,眼眶红通通的,一边指挥着下仆将他这几天备好的酒rou往船上送,一边激动地握着狄青的手,不住叮嘱,还时不时抹一把泪。

    看那送行礼的分量,以柳七的俸禄而言,可以说是真下血本了。

    令狄青既感动又郁卒,在无可奈何地接受这番好意之余,又忍不住偷偷瞟向笑眯眯地在边上看的陆辞了。

    “好了好了,”见时辰差不多了,陆辞才将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柳七拉开,好笑道:“不是什么生离死别,也别整出这么一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模样。”

    狄青:“……”

    泪水涟涟的柳七顺势柔弱无骨地往陆辞怀里一倒,声音还哽着:“几年不见,青弟便长得比摅羽你还高了许多,再过三年,怕是连房子都装不下那个子了!”

    狄青:“…………”

    看了眼难掩心塞的小恋人,陆辞啼笑皆非道:“你愁半天,原来是愁这个?”

    “当然还不止——”

    柳七一吧啦起来就没完没了,陆辞趁着他的注意力从狄青身上转开些许的当头,把他引到船下来。

    待交到齐骆手上后,他才转身,重新回到了船上。

    眼看着马上要发船了,其他友人们都默契地留在码头上,帮着安慰着还闹腾着的柳七,并未来打扰船上这两人。

    四周是为将要扬帆出行的船只而忙碌的船员,狄青也顾不得那些,紧紧握住陆辞的双手,强烈的挣扎几要从眼底透出来:“……公祖。”

    陆辞顺势反握住他,微微笑道:“我在。”

    狄青喉头干涩,良久长长吁出一口气来:“我要走了。”

    陆辞莞尔:“我知道。”

    狄青原本就不善言辞,在心上人面前,更显唇笨舌呆。

    哪怕胸口回荡着千千万万的难舍,这会儿除了更紧地握住陆辞的手外,也难以表述出来。

    陆辞歪了歪头,看他还僵在原地不动,不禁轻轻笑了出声。

    下一刻,他便上前两步,直接给了狄青一个紧紧的拥抱。

    狄青先是一愣,旋即眼眸一亮,更紧地抱了回去,又顺势垂首,由陆辞在他耳边亲昵而温和地做最后的叮咛:“秦州你好歹陪我呆了这么些年,不论是兵营还是衙署,一切都是你熟悉的,又有滕兄照应,在职事方面,我并不担心。”

    狄青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沙着嗓子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