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3节 (第2/3页)
便道:“摅羽,你该不是伤心过度,直接疯魔了吧!” “你这孩子,净说什么胡话?” 坐在长椅中,原专心做着针线活的陆母闻言,嗔怒地抬头:“好呀,你还敢上门来,我正愁找不着你算那告密的账呢!” 钟元已许久不见病得厉害的陆母这般精神了,被这么一说,下意识就看向陆辞。 陆辞笑着点点头:“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娘亲的愿望。” 陆母笑眯眯地也点了点头。 钟元怔怔地杵在原地,目光不断在陆辞和陆母身上切换着,半晌才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你们这……” 见劝不住俩人,他将到嘴边的话勉强咽了下去。 待隔了一小会儿,陆母有些困倦了,先回房小歇时,钟元就火急火燎地拽住陆辞,压低了声音,着急道:“我知道劝不住你,可你这贸然断了药的事,决计得封好消息,不然一旦传出去了,怕是得面目全非,把你架在火上烤不可!” 父母血亲倘若得病,哪怕是治无可治的绝症,按世间常情而言,那即便再穷的人家,都得倾家荡产地奋力救治,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才称得上‘孝顺’。 更何况陆辞如今身家丰厚,殷实得很,却将吊着命的药汤说断就断了,要让别人知晓,可不得是吝于钱财,肆意谋害寡母的铁证? 作为多少比较了解这位发小的钟元,自是清楚,陆辞之所以这般决定,只是一份忍下剧痛的豁达。 只是他也清楚,世人难解这份独立特行的心思,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危害,却不是闹着玩的。 陆辞见钟元急得满头大汗,反而轻轻笑了。 “钟兄所虑,我亦清楚。”陆辞拍了拍钟元的手背,沉静道:“只是,若为重世人如何看我,就枉顾娘亲所愿,令她缠绵病榻,余下时日尽是无穷苦痛,我岂非枉为人子?” “唉!” 钟元已不知是第多少次叹息了:“我便知劝不住你!只能替你照看一二,让你小心再小心了!” 陆辞莞尔道:“我心中有数,你且安心吧。” 钟元拧着眉,唉声叹气。 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在听完好友说这句话后的第二天起,自己就再难找到人了。 陆辞在娘亲醒来后,就问清楚了她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 “随州城。”陆母不假思索道:“我想去随州。” 陆辞颔首:“好。” 翌日一早,他当真就带着娘亲,乘上日常物件一应俱全的驴车,再带上十来个下人,优哉游哉地出城去了。 乍看到陆家的驴车出来,大多数对这位令密州人极为长脸的文曲星印象深刻的百姓,都先是自以为眼花地揉了揉眼,确定没有看错后,不由诧异地面面相觑。 果然,那坊间说陆母病得不轻的话,都只是谣传吧? 到底刚过年节,快迎来冰消雪融的时刻,这会儿出门,也只能是去寺庙走走了。 陆辞当然不是要带着娘亲去山中寺庙。 求神拜佛是否能治病去疾,只消看最为‘虔诚’的先帝赵恒的结局,就能知晓得一清二楚了。 驴车的车轮骨碌碌地向前,路过潺潺小溪时,他便背着娘亲下来,在岸边垂钓;在走过山林小路时,他又命下仆去林中转转,打上几只野味来,亲手烤制成一道佳肴,让娘亲尝鲜;当看到冬梅怒放,春桃含苞的画面时,他便抱着娘亲下车来,给拈花轻嗅的她画上一副素描…… 陆母每亲身体验过一件新鲜事,便能心满意足地回味上好半天,又笑着感叹道:“我总算是明白了,怎么那些小郎君们,都尤其喜爱辞儿了。” 陆辞也轻轻一笑,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