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发财在宋朝_第30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8节 (第2/3页)

而是积极进取的心态……

    令他多少有些感同身受,触景伤怀。

    当然,除了偶尔指点一下欧阳修,权当排解心情外,他还有别的打算。

    却说他在这些天里,稍微恢复精神之后,就派人回到密州,清点了娘亲留下的资产铺席。

    因他过去从不过问娘亲的经济,于是不查不知晓,一查下去,连他也略感惊讶。

    原来,因他们一家人缘一直颇佳,又因他是密州首出的高官大员,令乡人纷感与有荣焉,是以陆母经营铺席时,总能得些官府和百姓提供的援助和便利。

    加上陆母早年穷怕了,富贵了也闲不住,又总想着给他多留些资财、以免被势大的岳家欺凌,做活很能吃苦,以至于十年下来,竟是攒下了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

    而对陆辞而言,莫说他拿着节度使带来的厚禄,家底十分殷实,哪怕他一贫如洗,也绝无可能变卖了铺席、拿着这笔娘亲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去肆意挥霍的。

    陆辞在思索着怎么妥善地处理这笔财产时,刚巧就看到了欧阳修,也从他处得到了启示。

    何不将这笔钱一分为二,一半在密州、一半在随州,各建立一处义庄?

    周赡同他们当年那孤苦无依的处境相似的贫苦人家,也好让这处娘亲最为眷恋的偏远州郡,一直有人因蒙受恩惠,而记住娘亲名姓。

    但想归想,要想让义庄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开辟出一条能长久下去的道来,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之巨,绝对非同小可。

    陆辞丝毫未被那难以想象的艰难所困住,倒是高兴自己懒散了这么些天,终于寻到了一股动力。

    他向来是迎难直上,只消下定决心,便一定要去办成的。

    在欧阳修扑空的这天,他正是骑着新购置的小灰马,于城内和城外亲自奔走了一整日,确定下合适的田地和铺席。

    第二天一早,在过完这个年后,就一直萧条着,还未正经开张过的随州最大的牙行,忽然迎来了衣着光鲜齐整的陆家仆役,也接到了让所有人都为之瞠目结舌的大单子——

    “……五百亩地,三十铺席?”

    一听这话,牙行的行主当场以为自己还没睡醒,才会做了这么个离谱的梦,还笑着拍了拍自个儿脑袋。

    结果一拍下去,梦没醒,脑壳却痛起来了。

    他这才定了定神,看了看一本正经的那陆家下仆,又看了看同样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其他伙计,诚恳问询道:“究竟是这位客官疯了,还是我疯了?”

    哪怕是在随州这一偏僻边郡,一亩良田的价格,也至少价值八贯钱。

    一口气买五百亩地,那足足四千贯钱,这究竟是哪户豪门巨贾发了疯,还是坏心地派下人来寻他们开心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关于田地的价格参考自《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北宋仁宗朝地价较低,一亩按10贯钱算,那随州地处偏僻,就再减一点。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事实当然是谁都没疯。

    只是在再三确认后,牙行的行主,算是完全乐傻了。

    他从父辈手里继承到这一牙行,已有二十多年,但莫说是他了,哪怕是他将这牙行做大的祖父辈,也从没经手过这么大笔的生意。

    一想到能从中获取的庞大利润,他就乐得合不拢嘴,奔走起来,更是充满了干劲。

    不同于之前购置小庄园时、只派出一牙人出面跑前跑后,买卖方一到,再去官府处留存副本,也就完事儿了。

    如今一下要五百亩良田和三十铺席,可不知得寻来多少卖家到场,各自签订契约,才能做成。

    行主在勉强定下心神后,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一口气下这么大笔的单子,究竟是哪方来的大佛,要来随州这座小庙?总得让他知晓具体名姓,才好日后上门拜会啊。

    哪怕这桩生意达成,一想到建造工事也好、招聘人手也罢,肯定都少不了牙行的身影。

    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