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7节 (第3/3页)
,自然很是充分:大宋极其缺马,就连不少士大夫(他以曾经的自己为例)也负担不起,出门大多靠驴,加上马价一直居高不下,每年能负荷得起的购马数额,至多五万匹。 跟大宋目前高达六七十万的兵士一比,这五万匹马便显得少得可怜,更别说还有近半需作别的用处了。 能投入到军队里的,远称不上宽裕,那纵使派兵支援,也只能派步兵。 且不说骑兵一直克制步卒,单是试想要让那么多步卒走到青唐,就要近半个月的功夫,更遑论上战场去? 怕是早延误了军机,还得空耗大量物资,于双方具都不利。 唃厮啰一时不察,叫陆辞带歪了去,觉得颇有几分道理。 于是,便理所当然地承诺再以低价额外卖五万匹马,供这目前还没影儿的援军充实军备…… 不知昨晚具体情形,只听陆辞轻描淡写地把价格压得如此之低、还来了个空手套白狼的晏殊,当场倒吸一口冷气,震惊道:“赞普竟未将你当场撵出去?!” 乍一听,许诺出去的条件的确不少,但真确定起来,可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先不说岁币比设想的要少了足足六分之五,从河湟买马、也本就是大宋想谈下的要求之一,单是一直限制卖马数额、就为靠‘奇货可居’来获得更多钱财的吐蕃,居然会主动再额外卖五万匹,还予以价格优惠,就太过不可思议了。 “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晏殊难以置信道:“总不会是挟恩图报了吧?” “晏兄说笑了。”陆辞笑道:“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可不止是用于商贾之间。况且我于赞普,从来就无‘恩’可言,唯‘义’而已。” 若宋使一昧以施恩态度要求,或是予取予求的挨宰模样,唃厮啰绝对要吃准了宋廷有所谋求这点,定然狮子开大口,还不一定会真心卖力。 但一将厉害挑明,表示不轻易退让的强硬态度,那本就处于势弱一方的吐蕃,为尽早获得大宋争取,势必就得先行让步。 而且大宋出钱出兵,吐蕃少出钱而出更多的兵……在付出基本均等,最后利益的瓜分上大宋还愿意让出大头,只让唃厮啰明面上摆出臣服的态度来,显然还是很能让重视实质利益的年轻赞普满意的。 被陆辞忽悠了一宿,饶是精明的唃厮啰,跟着算来算去,最后居然真觉自己占了不小便宜。 “不过,这只是初步谈好的大概内容,”陆辞到此一顿,不等晏殊皱眉,便难掩可惜地继续道:“若我们在这待久一点,或是下一位出使的同僚手段再高明一些,这条件应该还能往下再压一些。” 晏殊:“……” 若换做别人,他许就当做是在信口吹嘘了。 但在陆辞身上的话……便十有八九是真的。 正给陆辞梳头的柳七分神听着,偶尔点头,并未发表具体意见。 直到这时,他才笑着在陆辞肩上一拍,得意道:“好!大功告成!” 心神一直放在跟晏殊的对话上,且因柳七动作太过轻柔娴熟,完全忘了友人还在折腾的陆辞,闻言随意一点头:“多谢柳兄。” 他刚要起身,万般满意于自己成果的柳七就已先一步下了床,噔噔噔地跑去取了两面镜子来。 他把其中一面让陆辞拿着,另一面则自己拿着,两面镜子相对而映,便能将他精心梳好的发式给展示给陆辞看了。 映入眼帘的,赫然是被精心添了几条色彩斑斓的细带,被分成两髻后,各盘成螺形,极可爱的少女双螺髻。 陆辞:“……” 他深吸一口气。 接着,他温柔一笑,对晏殊艰难憋笑的表情视若无睹,而是心平气和地转过身来,客客气气地向柳七询问:“三变究竟想要哪种死法?不必客气,请讲吧。” 作者有话要说: 晏几道的《采桑子》“垂螺拂黛清歌女”“犹绾双螺”就是描述的这种发髻 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自然是不会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