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2节 (第2/3页)
待三皇子妃极好,简直是见鬼了。 连蓝公府的老夫人都进宫给蓝太后提了个醒。蓝太后淡淡问,“做人最怕什么?” 蓝老夫人一时没明白蓝太后的意思,蓝太后道,“最怕没立场。永远不要随波逐流,屈于大势的人,是不会有大做为的。” 穆安之倘屈于“失势”的大势,不会有如今在刑部的地位。李玉华若屈于“村姑”的大势,就算有许家接她来帝都,她也不是今日名符其实的皇子妃。 蓝太后就喜欢李玉华那种泼辣的干劲,那妇人是李玉华作坊里的女工,不认识的外人重要,还是自己作坊的女工重要?是市井间的闲言碎语重要,还是作坊的人心更重要? 风评当然很重要,但,越是大树越会将根深深扎入土壤,风来时,枝条随风摇曳,树干岿然不动。 要成就大事的人,必要有李玉华这种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干劲。 第236章 一捧一捧的娇黄色迎春花砖青色墙角开放, 随着天气转暖,廊下花池里的蔷薇也抽出嫩芽,几只麻雀在阳光地里叽叽喳喳的欢腾了一个早上。难得的艳阳天, 即便自窗外拂进的春风犹带着料峭之寒, 也让人心情大好。 这样好的天气, 穆安之令人在院里支起桌子,晒着太阳审阅魏氏案的卷宗。 “他家在找替死鬼上委实是一把好手。”穆安之对刚过来的杜长史说。 杜长史明白穆安之的意思,先前军饷案,是那位俸禄官程雨填了坑, 这次的案子审下来, 魏家执掌玄甲卫二十余年,他家的事儿不少, 可如今人证物证都落在了魏家老三的头上。 对, 就是那位曾经羞辱白肇东, 说要送白肇东进宫做太监的魏三。 魏三。 魏老将军庶子。 魏胜将军庶弟。 杜长史自己倒了盏茶, 捧着茶盏感慨,“我以前都不知道庶出的这么不值钱。” 穆安之斜杜长史一眼,阖帝都,穆安之认识的人里,嫡出的都不一定有杜长史这自信。而且,杜长史都能自嘲,可见是真没把自己庶出的身份放在心上。 杜长史发现穆安之的视线, 奇怪的望回去, 才一拍脑门儿想起来, “哎, 忘了忘了,我也是庶出。”他连声道, “我这庶出跟魏家可不一样,我家在我这辈就我跟大哥兄弟俩,再说,我们家也没歧视庶出的传统。” 好吧,他家往上数八辈,就没庶出子。 杜长史都奇怪,跟穆安之说,“其实我小时候也常记恨我大哥,气他总为些小事教训我,想着也就我爹娘去的早,不然定不能答应,哪儿有这么欺负人的?我那会儿特意羡慕魏三,每天爱耍就耍,魏老夫人可惯着他了,一屋子如花似玉的jiejie,他那屋子收拾的也好,跟个神仙洞差不多。我去一回就爱上了,回家也想照着收拾,跟我哥一说就挨了他两脚,把我吓的没敢再提。” 杜长史喝口茶,望着湛蓝的天空,“这人哪,真是不能看一时。” 穆安之诚心诚意的说,“杜大人养你也不容易。” “我跟他过日子更不容易,也就是我,换个人谁受得了他。”杜长史半点不觉着他哥养他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是亲兄弟,父母都不在了,自然是他哥养他啦。至于他哥人品好,养他很用心什么的,这也很正常啊,他哥又不是那等无知婆娘。当然,要是他哥非把他养成个大纨绔,他也是完全不介意的。 杜长史没心没肺的想。 穆安之翻着卷宗,“玄甲卫发俸是魏三负责,贪的银子进的是魏三在银庄的账,就是魏家贪上的一应官司,举凡关系人命的,都是魏三打点的。”啪的将卷宗一合,“这魏三真当千刀万剐。” “要属下说,魏家委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事涉小二十年,要说这些事魏家父子都不知道,难道这些年,他们父子都是聋子瞎子?”杜长史讽刺的说,“设这样的局,无非就是给刑部添麻烦罢了。” 穆安之问,“魏三还没审下来?”听杜长史说无非就是个纨绔,这么难审? “所有证据都指向魏三,魏三也承认是他自己贪了银子搀和了官司,可魏三有烂赌的毛病,一把赌下来就是上万银子,那些银子的去向多半是叫他赌光了。”杜长史道,“刑部去抓赌坊时,已是人去楼空,显然一见将军府出事立刻撤摊子走人的。魏老将军不能用刑,魏胜也不好刑囚太过,魏家父子的几个心腹拷问了一遍也没问出什么。若没猜错,除了府里的一套人手,魏家应该还有另一套人。” 穆安之皱眉,“这些银子拿去做了什么?” “我整理了一下魏家日常的花用。”杜长史自袖中取出另一本薄册,双手奉上,穆安之一目十行看过,不禁道,“真是富比王侯了。”又问,“他家的账怎么平的?” “殿下都觉吃惊,可这本册子还不是魏家的花销,这是魏家大管家府上的花销账目。”杜长史道。 穆安之:…… 杜长史道,“魏家账目繁杂,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魏老将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