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5节 (第3/3页)
” 狄青平时沉默寡言,提到这件事有点精神:“我写了几首,正让歌女传唱。可惜总有宋朝的鬼前去闹事。” “他们还去京兆府状告词人对皇帝大不敬呢,搅闹公堂,被府尹命人仗责驱逐。原来是你写的诗,真该叫你去当面对质,如今再揍那些酸儒可不怕什么。” “嗤,府尹也写了几首,他们可真是告对人了。府尹不能问,状告本官何事。” 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如今的府尹不是狄仁杰,换成了李炎在适应环境,他作为唐武宗,看宋朝看的格外揪心,恨不能立刻将赵构痛扁一顿。 同为皇帝,不相信赵构有什么苦衷,一切都是能力不足的借口,你让我来,我准能行!!让赵煦上都能好多了!气死了!! 狄青连忙摆手:“未必是我。诗仙诗圣和白居易、柳宗元等大家都在议论此事,听说武曌皇后也有诗作流传,谢道韫那才女也写诗讥讽。张良李泌等神仙也评议,各处新意,我不善文辞,算不上什么。” 靖康文集刚刚饱和,现在的绍兴文集已经连载到第八册 ,从帝王将相到白衣举子,都在写诗,谁的转发量(被抄写传唱)高,就会被收纳进去。 打算过些日子请他来欢歌畅饮。聊一聊兵法战策。还有背嵬军的训练方式。 …… 赵匡胤惊的扔下翻米的小耙子:“啥?”他正在酿酒,几十斤蒸好的大米热腾腾的摊在大蒸笼里,不断翻拌,只等着温度和人的体温相似时,撒入酒曲,过几天就有甜酒酿,煮开加入糯米小丸子和枸杞、糖桂花即可,吃到甜酒酿不甜,成了米酒。其中的醪糟用来炖rou很能提味。 皇后们突然想吃,就开始做。 刘裕欣赏着雪白的大米饭:“没骗你。” 刘娥:“怎么可能!我想杀大臣都不成” 皇帝们纷纷用谴责的眼神看着她,随即低头。 赵佶忽然有种不妙的感觉,好像自己又要倒霉。儿子现在还没来,原先能推儿子出去替自己应付金人,三次都是他应付的。现在只能自己扛着,难道非要重用郭京导致城破,不是他的责任吗?郁闷的钻进早就准备好的香樟木书画箱里,把里面的一刀宣纸抱出来,自己躺进去,盖上宣纸,关上盖子。 刘裕的信息一向很可靠,他也不会用一眼假的消息来骗人。虽然这事违背祖制,不过违背祖制的事已经多到赵匡胤想要和宋朝脱离关系的程度。 “这是要做寿司卷吗?” “嗯?” “日本传过来的食物,拿紫菜卷米饭和鱼脍,当干粮挺好。”卷一卷,两头用紫苏叶子一贴,塞进竹筒里,便于随身携带。吃的时候打开竹筒,紫菜卷也不粘,倒出来抓着吃,方便程度仅次于胡饼和火烧夹rou。 鱼脍是古已有之的生鱼片,谁都吃过,活鱼现杀切片,鲜甜清冽。 (虽然是淡水鱼,但只要不知道什么是寄生虫,就可以安心的吃) 礼貌的赶走了刘裕,开始找赵佶。父债子还,儿子做了蠢事,打他父亲也是一样的。 翻箱倒柜的找出来。 揍他。 打死一次再扔回去继续写字。 过两天赵德昭也来了,双方有避开禁制隔绝和非帝后不能靠近但依然能传讯的方法,别人偶尔靠近见面需要得到同意,他们可以合法规避。赵德昭书与帛上,系在箭上,瞄着对面箭靶一箭过去。 小帝镇内取下这只羽箭,展开一看,里面说的还是这件事。 …… 皇帝们对此议论纷纷,都持有一个观点:“武将比文臣难培养。” “不错,千金易得,一将难求,除非要谋反否则不能杀。” “武将得拿战争一次次练出来,生而知之的人毕竟少,学而知之的人比较多。” 民间涌起了新一波文化创作的热潮。杜牧写阿房宫赋,名义上是说秦始皇,实际上是说唐敬宗。苏洵写灭六国论,名义上是说秦始皇,实际上说的是宋朝朝廷。 文人虽然不怕死,但还不想作死炸号,针砭时弊要轻柔缓和,借古喻今才能大力输出。 现在好了,死了之后不能再死,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批评议和——并列举古往今来成功的议和,如汉之和亲,唐之渭水,都没有宋朝这样唯唯如丧家之犬。 也有人为宋朝皇帝洗地,非说一定是岳飞个人存在重大原则问题,以及皇帝被秦桧蒙蔽摆布。 也有人拿出那些讥讽武将和前朝名将的文人名单,开始一一查找,逮住了就问:“有没有讥讽宋朝?” 基本上有名有立场有思想的文人都写了。 …… 议和对有些人有好处,在传闻中做了金国高官小妾的韦氏,作为皇帝生母,和宋徽宗的灵柩一起回到中原。宋钦宗当然还留在金国境内,以备不时之需。 天下人悉知其冤,赵构也知道,金主比赵构还知道岳飞有多冤。 金国首先为岳飞的被杀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从此之后,宋国军心散了。 韦氏说讨回来的柔福帝姬是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