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_第5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8节 (第1/3页)

    这目标区域就再次缩小了,这学的也是王体,当时能见到王体法帖的人,除了皇帝就是太子、诸王子,还有深受宠幸的大臣,范围可以围绕皇宫画一个圈,圈外人只能见到摹本。王羲之自己的子孙都见不到,都被唐太宗和武则天强行‘借’走了。俩人现在还经常跑去‘借’阅。

    吴瑜问:“对这个李妙儿,我查不查?”

    赵煦淡淡道:“我们势力不够,各地又都戒严,你怎么查?我听人说,她生的美貌骄纵,性情轻浮,除了喜好观看美男子之外,就喜欢听书。书馆中人多嘴杂,最适合传递消息。太*祖,依我之见,有两个办法。第一,把这件事往上一报,要查才能查出来。第二,把这件事告诉武曌,不论是李妙儿是真涉事,还是他人诬陷浑水摸鱼,能监视李妙儿的,必然是她的敌人。”

    则天皇后当然有很多对她念念不忘的敌人,不只是现在的利益之争,还有李唐皇室的旧恨,以及一些耿耿于怀的李唐忠臣,或许还会有和她有矛盾的唐朝皇帝——都是她的子孙后代也不耽误矛盾。把她拉下去,翰林院大学士的位置空出来,唐太宗自然还会推荐自己人,他们也的确有这个本事。

    赵恒叹了口气,心说:还是修道好啊。

    ……

    武曌顾不得等京兆府递交的审问结果,匆匆回到翰林院。魂魄飘散的两个鬼已经被抖搂着衣服喊魂,喊的逐渐恢复,伤口愈合的很慢,但不至于魂飞魄散。

    李治和儿女们都到了这里,太平公主都来了。

    武曌先指挥了一番:“你,去恭候京兆府审问结果。你们三个先不要写小说了,去街市上听人们如何议论这件事。你们也放下文章,稍后在写,先编几首童谣谶语出来。”

    “九郎,稍等我一会。”她坐在桌前,满满一池子墨已经准备好了,沾了沾笔尖。提笔便是飞白体,写在绢上。记忆力今日骂理学门人的话还清清楚楚,一句都没忘,稍加润色,删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句子,就成了一篇檄文。

    李治背着手在她身后看着:“你这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这一篇檄文出去,理学门人四个字就废了。

    武曌抬起头,妩媚的一笑:“九郎不愿意?”

    李治俯身,在她耳边低语了两句。

    武曌提笔填上:此等儒生若吴用,恨地府万载长存,使他们成不的开国功臣。

    逻辑方面完美,土地兼并导致流民,流民多了开始谋反,国家平乱需要加税,流民更多了,国家完蛋,天下大乱,文臣武将拱卫着新的开国之君,完成阶级跃迁。

    李弘和李旦抱在一起。

    武曌:“檄文抄录一份送去印一万张,这原件就挂在门口。”翰林院自己有印坊。

    ……

    京兆府终于整理好了全部审问资料。

    “府尹大人英明!”

    “这些善于套磁唠嗑的鬼差是真能干啊!”

    “进门就开始唠,油盐不进的全都招了。”

    宋慈审问的一千二百八十七人,是在来时路上跑的被抓住了、以及过秤之前转身就跑的,又被抓着了。那些自曝其丑,社会性死亡的没被抓。

    四百七十六人是害怕被打死,就跑了:本来以为人这么多,跑了我一个不容易被发现。

    四百一十五人是想起自己道德上略有瑕疵,怕被人查出来,就跑了。

    还有一百四十人是单纯看热闹,没打算跟着伏阕,还在备考判官呢,其中有些人正在悄悄摸摸的当差,不敢被人知道,怕人嘲笑。

    二百五十六人是收了钱,来煽动事件。

    宋慈头都疼,拿出算盘扒拉了一下:“人数对的上。叫这二百五十六人画出来给他们钱的人的相貌,画不出来的就写出来。还有给的钱。那钱上沾染了气息。”

    第381章 查案(下)

    地府中有一个传说,如果一抬头看到了神鬼飞过, 就要赶紧行礼许愿, 容易成功。像是求姻缘、求考试成绩、投胎前许愿去什么样的人家这些事都可以的。灵不灵的另说, 和去庙里烧香一样求个好兆头。

    还有一种说法,说一抬头看到一位神鬼, 那是好兆头,看到三位以上还没穿制服,则说明要出事, 人越多, 事儿越大。这话倒是有点依据, 神鬼们工作服是一身黑袍,私下里红橙黄绿青蓝紫什么都穿, 大多愿意享受安步缓行的快乐, 或是在船上看沿河两岸的风景, 如果匆匆飘过, 自然是出事。没穿制服就急急忙忙的,那准是大事。

    太学生们刚要去考试, 有些是新鬼来这里报名求学, 有些则是鬼差前来进修。正在按惯例闭眼——抬头——猛地一睁眼。

    “娘耶!”

    “妈老汉!”

    “额滴神啊!”

    漫天飞舞的都是神鬼, 咻咻咻的快速穿行, 眼前上方就有好几位, 远处似乎更多。

    千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