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节 (第2/3页)
临出发的时候,赵母还塞给了赵小二一个钱袋子。 “小二啊,这里头有一百文钱!你去了城里,看看有什么稀罕物,别忘了买回点来!” 她和赵父临来卫星村的时候,也不知道村里有个年轻女娃呀? 她要知道了,怎么也得厚着脸皮,去杂货铺老石那强买点女娃们用得上的东西啊! 什么头花,卡子,皮筋,价线不贵还都用得上…… 再不济,就把她家里有的,什么围巾,帽子,手套之类的拿来也成啊! 虽说彩霞是个小寡妇还带着娃,可人挺好的,做了一手好饭菜,还聪明,新菜一学就会! 朝圩村来的这些单身汉们,八个里头倒有五个老在她面前打转献殷勤,偏偏赵小二在这上头最笨! 赵小二跟他爸妈挥挥手算是告别,就坐上了马车。 等马车开动了以后,赵小二打开那个沉沉的钱袋子,心想他妈这是下了血本,把上回发的救济钱都给他了! 诶,古代就是不方便,一百文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百块吧,可带在身上鼓鼓的一大坨,还死沉死沉的! 第88章 送上土产 王大军赶着马车,来到开阳县城门口,寻着人打听了郊外大营的所在。 又花了二十来分钟到了郊外兵营。 三皇子来五县的时候,是带了一万多人马来的。 剿匪战亡加上生病意外,折损了几百人,不过他又招了些流民中的青壮给补上了,人数不但没减还略有增加。 这次他得封六县,就把兵马分散驻守在六县里。 其中反而是不在五县中的应祥县兵马最多,有三千多号人。 郑良是三皇子比较信重的将军,所以就和三皇子一起都留在开阳县。 如今无匪可剿,这些军士便每日cao练,保护一方治安。 像郑良这样的将军,平时都住在军营,只有每旬一日的休沐时,才能到城里去松散松散,上回王司他们碰上郑良,就正好赶上了个休沐日。 兵营门口的守卫,一听是来找将军的,虽然从来没见过王大军这号人,但看他人物挺体面的,又赶着马车,不像是吹牛扯谎想钻空子的……就让去寻了郑将军身边的长随。 郑将军身边有两个长随,一个跟在身边跑腿,另一个就在营房里做些杂活。 这会儿恰好郑将军不在军营,只有这个做杂活的长随在。 这长随名叫郑福,那天将军休沐,跟着去的是另一个长随,名叫郑喜的。 郑喜回来倒是把这件事当成个趣闻说给郑福了。 “你还记得上回,将军得了神药的事吗?这回在城里,将军就碰上那从外洋回来的客商了!将军还请他们吃酒来着!不过瞧着将军的意思,这回应该没好意思张口要买,倒是让我去县衙查了那王客商的底细,原来那位王客商王大郎,现在是一个小村子的村长,看样子以后不打算做买卖,倒要踏实种地了呢!咱将军很看重这位,还说下个月若得了空儿,就要去那村子专程寻访哩!” 郑将军本就是个爱结交朋友的,他也不很讲究身份门户这些,因此结识的三教九流都有,若是旁的人,郑福郑喜肯定都不会在意,但这个王大郎可不一般,他从外洋回来,见多识广的,手上说不定还有那能起死回生的神药呢! 上回人家给将军的,有一样就治好了岑先生,而余下的就都进献给了三殿下…… 这样的能人奇士,可不就让郑福给记住了。 如今听着军士来报,他就跟着迎出了大营。 王大军一听将军不在营里,就拱拱手,“既是来得不巧,请这位代将军收下微薄土产,等将军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