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3章 番外七十五 一见有情爱是缘 (第2/9页)
次子,姓赵名铁图。此人极其聪慧,武功甚高,当年凭一人之力力保元顺帝北撤。后来去隐居天山,已经有二十余年了。初曾听闻他潜心研究医术,曾经救过一方百姓。不过后来却拒不救人,渐渐的不为人知了。” 道一心想只要有一线希望便不放弃,就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他一闯。明日我就去天山求药要是求不到,便南下去寻薛奇味,定要把宁儿医好,说到做到。 “好,乔大哥,你帮了兄弟的大忙了,来,小弟,敬你一杯,”道一心下欢喜,站起身来移到案前,敬了那乔镇守一坛酒,说罢自己先饮了起来。 “不敢,不过,属下觉得那天山还是不要去了吧。一来我大明良医甚多,不必远行千里去求一个外人;二来路途遥远,要穿过千里荒漠,那是北元的势力范围,若有不测,小的担待不起;再则,那赵铁图,也不是个善类。。。。。” “好了,我的乔大哥,乔镇守,我李道一什么没见过,我自会小心行事,大不了到时候隐姓埋名不题我的身份,来来来,喝酒!” “可是!” “哎,喝酒,来!” 第二天道一早早起来去见南宫宁说自己有事要出趟远门,叫南宫宁安心住着,等着赦令的到来。南宫宁不便多问只得答应。道一再去见了乔镇守,乔镇守又劝了几句,道一哪里会听,要了西域地图,吩咐乔镇守好生照看南宫宁,便打马西行。 一路上尽量小心行事,不去惹事,渴了便寻水而饮,饿了便涉猎而食,连衣服都备了几套,有蒙式的,还有汉式的,自己曾经和元朝降将拖布巴学过蒙语及蒙族礼仪,又曾数次深入大漠刺探军情,所以知道怎么在这大漠生存。一路上虽然遇到几股游牧的牧民,道一只是远远的躲过,也不去射那天上的飞禽,因为蒙古的习俗是不吃天上的鸟儿,认为那是长生天的使者。尽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曾经落得个射雁而食的悲惨境地,但是道一现在不敢那样做。蒙古人不吃飞禽但是却有射雕的习惯,因为那表明自己的箭术高超,而且大雕经常偷食羊儿。 此时正是春季,草原上积雪开始融化,冬季被冰雪覆盖的尸体全都暴露了出来,引来很多大雕在天上盘旋,道一带着硬弓,看着那雕儿在天上飞旋实在是手痒,但是却还是忍住不去射,因为此时说不定有几个蒙古勇士也在打这群雕的主意呢。如此小心翼翼,昼夜兼程,穿过茫茫大漠,九天后到了天山脚下。此时已是四月时分可是天山脚下却才刚刚有些草色,真个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道一按照地图上做指引的,找到了鬼王谷的所在地。这鬼王谷隐藏在天山腹地,道一沿着山谷中的河流往深谷进发,这河流是雪山融水因地势陡峭,所以溪水清澈,湍急。在河流的岸边的草已经露出了青青的草色,还有几朵可爱的紫色花朵,当地叫做报春兰。黑风马踩着柔软的草地,打着响鼻,紧跟着的那头驮东西大青骡也放慢了脚步。道一知道黑风已经很久没吃嫩草了,便下了马,放黑风和大青骡去吃那河边的青草。自己则坐在河边看四周的景色。不知怎的,这山谷中的草要比谷外青的多,河边的已经长的和韭菜似得,离河岸的远的地方也已经长出了青黄的嫩叶,道一往谷的深处看,只见越往里草色越青。 这是怎么回事,道一这样一想,但是却找不到答案,便专心去看周围的景色。只见谷里青草遍野,在山腰处则是一些白桦林和针叶林而沿河往上的密林深处便是鬼王谷。此时已是下午,道一想下午拜客不是很合适,就想今晚先在这里露宿明天再去拜山,打定主意便解下马鞍和行李,将黑风和大青骡自己去吃草。黑风久经战场,知道规矩,走的不是很远,那头用来驮金银珠宝的大青骡才两岁大,完全不谙世事,那里草好久去哪里。道一也不去管它,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安置好行李,便背起弓箭去那密林里涉猎,果然不一会便打了一头獐子。道一又捡拾了很多柴火,生了三小一大四团火,这是他在外行军的经验,三堆小火呈三角形隔着十几步点燃,是为了抵御外敌和野兽的侵袭,一堆大火用来烘烤食物。夜色降临,道一靠着火堆吃rou,眼睛被火光所耀看不清远处的事物,只有那三堆小火堆附近隐约可以看个几米的距离,这也是为什么要点四堆火的原因。一旦强敌入侵,自己就踩灭大伙堆,可以借助小火堆看清对方的位置,改变敌在暗我在明的弱势。 獐rou烤的很是细嫩,只有rou没有酒,哪里行。道一便去行李里取了大青骡背着的皮酒囊,还好,还有些酒。道一便饮了起来,一时兴起,把仅剩的酒全喝光了,就想明日进了鬼王谷,进献上金银珠宝,还会愁换不来几杯酒喝。吃完收拾妥当,给黑风的和大青骡套上活口的绊马索,道一伸了个懒腰便睡了。 半夜朦朦胧胧听见大青骡狂暴的叫声,道一猛然惊醒,发现四周好像有什么东西,以至于黑风都显得有些躁动不安。道一赶忙起身趴在一块石头上压低身子往四周看。只见两四只绿色的小孩拳头那么大的灯笼,正从两个方向幽幽的望向自己。道一暗叫不好,一时大意,忘了布置套马绳,幸亏醒的早,不然就被这两个畜生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