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王半步_第214章 番外八十六 回道人长沙度世 马翠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章 番外八十六 回道人长沙度世 马翠娥 (第4/5页)

氏只是不允,无奈道:“你我已婚二十余载,何以似新婚燕尔这般黏人,要随我去?”仁义见说,只恐她发脾气,只好作罢。

    明日,秋高气爽,黄澄澄稻田里一派繁忙喜人的气象。仁义替马氏打点好一切行李并祭祀诸物,同来江边雇支小舟。临行吩咐:“娘子,此去衡阳,虽说不远,亦有几百里路,我意与你同去,偏你又放不开家中事,拿些话语搪塞我,去便去了,只是这那衡山嶽神爷出了名的显远不显近。我长沙到衡阳算不得远,未必就应你的虔诚。只是那回先生留下此偈,必有他的意思,或许那嶽神爷爷,怜我陶家世代仁义之辈,不忍见我陶家绝嗣也未可知,此去一路小心。若有人为难你,你就嚷到官司主持公正,若一切顺利时,你要早去早回,莫交我日日盼得心焦!”

    马氏笑道:“平日不见你这般体贴,偏是今日这般温存,好似个妇人一般啰唆!想我一山村妇人,若论钱财;我浑身上下没个体面相。若论容貌;眉不细,嘴不红,却有那个与我为难?你实是盼望,我便告诉你,少则一两日时光,多则三五日光景,便就归来。”

    仁义见妻子说,只得点头应了。又各自叮嘱一番,便央艄公撑船,仁义见小舟渐远,只得回家不题。

    却说马氏坐船逆湘水而上,不日来到衡山县城。寻了处面馆略吃碗面,便从官道步行前来衡山,不多时,早到衡山脚下,放眼望去,好座南嶽衡山:

    白日轻烟千尺峰,映日如飞列障屏。但是雁过潇湘处,不觉依恋懒归程。

    马氏心系朝拜,无心赏玩山景,拽开双步就登衡山而来。看看行至半山亭,已走的脚疼,意思休息会儿,便坐在路边一块青石上锤锤脚。忽又望见前头簇拥着百十号人,在那厢吆喝不迭。马氏不知是做什么的,便上前观看,乃见一道人,身长七尺有余,背上一柄长剑,气度不凡。面向大众略一拱手,开科道:

    “五里亭亭一小峰,自知南北与西东。世上多少迷途客,不指还归大道中。

    列位看官:贫道乃天山修行人士,初来贵地,偶兴衡山宝刹,果然奇胜之方,山明水秀,人杰地灵。贫道历来云游四海,图的是个随遇而安,今欲借贵方三尺宝地,说唱几段俺道家典故,说甚典故?却唤作《张子房汜桥三进履》说的是汉世张良,汜桥巧遇金仙黄石公,跌履三试张良之心,遂夜授天书,扶植汉室,终成仙道的故事。”

    这马氏听得好奇,见道士说唱,便挤在人堆子里侧耳倾听。那道士说完故事,即向大众拱手道:“承看觑!承看觑!”谁知大众听得一团高兴,意犹未尽,齐道:“既是先生要说时,何不再说唱几段,一发遂了我们兴致,却来把茶钱。”那先生听说即道:“既是列位如此兴致,贫道少不得再说唱起来。”说道:

    “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道家尽虚妄,总是凡人心不坚。

    看官:听说这四句话,引出一段《庄生梦蝶》的故事来。”大众一呵掌声,那道人一一说唱,恰好又是个半本,就住口不说了。

    大众正要听他说,见道人止住不说,多恼道:“你这道士,忒也捉弄人,既然说唱,怎么说的不上不下,来调我等胃口还是怎地?”道人掳须笑道:“列位莫怪!这说唱道情却有个历规,若是说到好处,须是看官把些茶资,助了说者的兴致,才好说下去哩!”众道:“先生果然不说时,恁地罢了!想你既在天山修行,当是有些来历的,你说的这些故事,虽系典籍记载,亦是些文人胡驺而做。单凭这嘴上工夫,实不值钱,先生若是晓得些神仙方术,却莫吝啬,施展开一招半式,好交我们开开眼,识得你是个高人!”

    先生笑道:“你等不知,贫道自幼天山修行,但学有三,第一、读书写字,第二、画符咒水,第三、炼的一炉好丹,若说那些神仙道术,一些儿不曾习得,如何施展?”众道:“你且说说你那炉丹有什么好处?”

    先生笑道:“若说我这炉丹,为数不多,只好十粒,当日过甘肃,遇一孝子,赠了一粒。去陕西,遇一贤妇,赠了一粒。登黄山,遇一义士,又赠了一粒。游西湖,遇一善士,又赠了一粒。过江西,遇一百年少见之清官,也赠了一粒。今日来到湖南,止有五粒。若说这炉丹的好处啊!常人吃了体健身轻,百毒不侵。病人吃了,即时健朗,百病不侵。老人吃了,返老还童,白发转青。小孩吃了,聪明绝世,福禄洪深。若是死人吃了呵!回光返照,起死回生。”

    众人听说皆吃惊道:“先生,你这炉丹,果有这般好处,却把卖否?”先生笑道:“若遇有缘之人,分文不受,但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