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番外一百一十三 绝色阿蛮 (第3/9页)
,听内事太监话里的意思,似乎这次被召进皇宫的并不止大慈恩寺这一路人马,同时奉召的还有城外终南山楼观中的道士,本来对这次皇宫之行有些不解的高彦心中随即释然。 大唐自开国皇帝李渊以来,对佛门一家就没有太多优待,多年来,唐室一直都是重道轻佛,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这一代,更是发展到极致。皆因佛家讲究修心养性,而道家追求的是长生养体之道,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后者更符合心意。况且,皇帝追求长生自古开始便有先例,统一六国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就是其中之一。 进宫之后,大慈恩寺的众人被安排在延嘉殿的偏殿休息,这次皇帝召大慈恩寺的和尚进宫,据说是因为某日梦中梦到战死的军士前来喊冤,所以皇帝才会破天荒地召这些和尚进宫,他要让众和尚做一场盛大的法事来超渡那些在叛乱中丧生的前线将士。 得知这个事实后,再想到父亲高仙芝遭遇的不幸,高彦心中对皇帝的怨恨更是重了三分。 高彦心中恨意难平,但由于普进皇宫,他却不敢轻举妄动,只老老实实在做着“明空”的本份事情。第二天,法事正式开始,地点便在延嘉殿主殿,法事所需一切事宜皆由皇宫总管太监高力士打点,法事开始之后一做就是三天,而唐玄宗自始至终没露过面。 害死高仙芝的罪魁祸首之一的边令诚就是个太监,高彦对太监自然没有好脸色,所幸高力士将众和尚安置好了之后也随即离开,不然让高彦一直对着这样一个大太监,他心里肯定会憋的难受。 从进宫开始,众和尚身边就布满了宫廷侍卫,等闲不得走动,这种状况让高彦心里暗暗叫苦。幸好,他后来了解到这场法事一共须进行七七四十九天,心里才稍稍安定下来,打定主意以稳妥为主,等以后再慢慢寻找机会。 到了第十天,高彦果然明显地感到侍卫们对众人的监督开始松懈了一些,想必是他们见到这群和尚一直老老实实的,警惕性下降了不少。 自踏进皇宫第一步,高彦便已开始暗中记下皇宫的道路,这些天,他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十天下来,他早已把延嘉殿的情况摸透了七七八八,高彦本身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修炼炎阳真诀进入引气一层之后,六识更是敏锐,这无疑让他此行更加如虎添翼。 高彦这次进宫行刺虽然是临时起意,但现在回想起来却无疑是他把握到的最好机会。首先,本来最难过的一关就是混进皇宫,但随着他把头一剃、僧袍一套这道坎就轻松地跨了过去,如果平时想要混进皇宫,难度起码高上百倍。 其次,由于年龄的关系,高彦在别人眼中还是一个尚未成年的少年,在一般人的心里,对这样一个少年显然不会过多提防,这样一来就让他更容易有机可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已经修成了炎阳真诀的第一层,但高彦心里还是没有底,他害怕自己的六阳绝脉随时发作,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很可能就真的抱恨终身了。 其实,自高仙芝出事以来,高彦就一直生活在煎熬当中,每每回想起父亲对自己的疼爱、回想起父亲熟识的容颜,高彦就心如刀割,如果不是有一套炎阳真诀给他修炼分散他的精力,恐怕他早已撑不下去了,恐怕在他内心深处,无论生死,他也希望早点将这件事情了结。 接下来的日子里,高彦每日集中精神倾听皇宫内的动静。而让高彦觉得奇怪的是,在大慈恩寺的时候,每当他集中起精神时,他能够轻易听到百丈之外的人的说话声,但在这个皇宫内,他最远也只能听到十丈左右的声音,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天夜里,高彦正要上床歇息,无意听到两名值班的侍卫说话的时候提到了皇帝老儿,于是他立即集中精神偷听下去: “成武,你知道皇上最近天天待在春明湖那边干嘛吗?” “嘘,小声点,皇上的事情你也敢乱嚼舌头,不要命啦!” “这里就咱俩个,谁管你啊?别一副没出息的样子,你真不想知道春明湖那边有什么啊?” “小命要紧,不想知道。” “看你这怂样,你不想知道我偏要说,告诉你,皇上在湖边的花萼楼陪贵妃娘娘呢。听说贵妃娘娘新创了一套舞蹈,皇上十分喜爱,啧啧,要是我能够欣赏一次,就算立马死了也值得!” “啊?真的?你先别死,说说,再说说,说详细一点。” “嘿,就知道你迷贵妃娘娘……” ……… 再听下去,就是两人对那位“贵妃娘娘”疯狂的倾慕之情,直把那位贵妃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高彦毕竟年少心嫩,未经人事,此时听着两人那些情不自禁的疯话,不免脸红心跳,心下对那位贵妃娘娘也有些好奇起来。 两人口中的贵妃娘娘,高彦自然猜到是名满大唐的杨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