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2/3页)
一同吃了大年饭,让他们瞧瞧,这宁姝非但得了娘娘的青眼,如今秦王也是她的靠山。” “做得好!”太后点头肯定。 “可是歧州一想,去个女子后院用饭,被人说出去可不是败坏女子清誉?”荀歧州话锋一转,说道“歧州苦思冥想该如何解决这事儿。” 这便说得通了,因担忧影响宁姝清誉,所以不若直接娶回家中。 荀翊想着,只觉得这慈棹宫虽大,但竟有些呼吸不顺,只想出去走走。 他站起身,说道“儿臣想起还有奏折未批,既然有秦王在此陪母后,儿臣便先回磬书殿了。” 太后正听得兴起,极度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匆忙说了两句送皇上的话,目光便又转回荀歧州身上“然后呢?歧州可想到了什么法子?” 荀歧州嘿嘿一笑“歧州一不做二不休,也是为了长久考虑,这便当机立断认了宁姝姑娘当义妹。” “噗——”太后没秉住,一口茶喷了出去。袁嬷嬷连忙拿了帕子来擦。 “你你你、你说什么?义妹?”太后声音都有点颤。 荀翊方要踏出殿门的脚又收了回来,又转身回去坐了下来。 太后眼神涣散的看他,“皇上不是还有奏折未批?” “朕记错了,是昨日的奏折,今日的已经批完了。”荀翊坐的安稳,面色如常。 太后深吸了一口气,几番话就在嘴边,犹犹豫豫,最后说道“这个收义妹也不打紧,旁人还不知道吧?”不知道就不影响赐婚! 荀歧州“歧州是第一次收义妹,便想着告诉一声祖宗,香都点了,头都磕了,天地共鉴。日后谁欺负宁姝,就是对□□和镇远大将军府不敬!” 太后只觉得头有点晕,默默看向一旁的儿子嗯?皇上怎得有点高兴? 第40章 太后气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想再也不管这荀歧州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有本事一辈子都别娶妻生子。 看看眼前这两个天家子孙,一个不生孩子,一个连媳妇都不娶,自己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非得嫁给姓荀的,cao这份苦心?! 好想把手里这个瓷花觚直接砸到秦王脸上! 荀歧州就知道今日太后定然要恼,早已做好了吃顿训斥的准备,谁知道皇上这时又站起身来。 他这一站,殿内的人便俱都看了过去。 荀翊面不改色,说道“母后辛劳,调养身子重要,儿臣不多叨扰先行告退。”说罢,他又对荀歧州说“秦王随朕去趟罄书殿。” 救人于危难,不愧是皇上!荀歧州连忙对太后说道“娘娘,那歧州先去了。” 说罢,生怕皇上反悔似的,紧跟着便出了慈棹宫。 太后靠在椅背上,一句话都说不出哀家没生病!都给哀家回来! 到了罄书殿,荀翊让戴庸去门口候着,于书阁上找了折信递给荀歧州“你们漠北那边的事儿,读读。” 荀歧州接过那信,指尖粗粗一抿便知道这确实是西北常用的纸笺,粗中方砺,正是那处人的脾气秉性。 他展开信仔细读了遍,轻哂道“前不久还见了他老娘,精神的很,哪儿身子不适了?” 荀歧州所言的这个他,便是西北坐藩吴濛。 年前西北上折子道欠收,荀翊下旨减了田税,谁知非但没有安抚住,百姓反而闹将起来。吴濛管不住,连上了三道急信向朝廷求援。 荀翊让他亲自来京押送国粮,谁知他就突然来了这么一封信推诿,说老娘病危,由嫡子代为来京。 “西北坐藩稳不住民心这事儿,你可知道?”荀翊问道。 荀歧州老实回答“知道,略有听闻。” 说起吴濛,是个先皇时便在的坐藩。西北要戍守边境,边上就有个兵权更厉害的荀歧州蹲着,还不归他管,日常压力贼大,还算老实。 如今荀歧州回了京,吴濛无人制衡,便成了朝野天平里不乖巧的秤砣,这就要坐不住了,打算出个头闹一闹。 荀翊将那折信收走,轻飘飘的挥至火上,烈焰顷刻舔舐上涌,将这一张粗粝西北纸化成了揉指灰。 “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