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杀人 (第2/3页)
在场的三个人,都是识货的,一看就知道这箱子不是近代的东西。 花纹图案十分熟悉。 安陆叫道:“这上面的花纹和那个镯子一样。” 厉子胤:“难道是一套?” 白宁点头:“是一套。” 他拿出镯子。 镯子上的花纹和箱子上的花纹果然一样。 “可是这玩意要怎么开?”安陆把箱子翻来覆去的看,没有明锁,也没看见锁眼。 白宁盯着小箱子正上方雕花花心的位置,手指轻轻摩挲过手镯雕花正的突起花心:“我来试试。” 他把镯子上的花心位置,对准箱子上凹进去的花心位置,完全吻合。 左右拧了拧,箱子发出‘咔’的一声轻响。 打开箱子,里面是一盒录像带,一个老式的松下摄像机,一支录音笔。 厉子胤拿出摄像机和录音笔,摄像机和录音笔早没电了,这种摄像机和录音笔按生产时间来看在二十几年前,早就停产了。 这种摄像机和录音笔当年在国内极少有卖,有的话,也非常的贵。 按宋家的经济条件,不可能有这些玩意。 “箱子里还有一个日记本。” 白宁拿出日记本,发现箱壁上还卡着一张纸。 纸已经泛了黄,字体也有些褪色,没有专业人士鉴定,也不知道是哪年留下来的。 上面写着:“如果我出事了,把这些东西交给警察。” 字写得很差,短短一行,还有两个错别字,看得出来,写这张纸条的人,没有多少文化。 三人互看一眼,打开日记本。 日记本第一页夹着一张老照片。 照片拍的是这个镯子和箱子。 三人看见这张照片,一起看向搁在一边的录音笔。 安陆立刻拿起那支录音笔,老式的录音笔是上电池的,安陆做着侦探,经常需要接触老案子,这些老东西也就经常遇上。 拧开笔盖,里面电池已经长了绿毛,负极的金属片也有些已经受到腐蚀。 正常情况,这笔已经用不了了。 安陆不知从哪里掏出一套精致的工具,在录音笔里捣鼓了一阵,换了新电池,录音笔一阵阵沙沙声后,居然能用了。 三人一起看向日记。 日记本字写的不错,显然和写纸条的人不是同一个人。 写日记的人叫朱旭琨。 是一个喜欢写随笔的人,喜欢不时记下自己经历的事,以及心情。 为了节约储存空间,录音笔里都是简单的一两句话。 不过,日记加录音,基本就能理顺他们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这人是一个华侨,家里很有钱,喜欢淘老旧的收藏品,这次一个人回国,是回来淘东西的。 他无意间收到消息,有人要卖一个传家宝。 当年不像现在网络和快递遍布全国各地,要在乡下淘点东西挺不容易。 朱旭琨联系上卖家,卖家寄了照片给他看。 他看上以后,就拉着发小去了那个偏远山区,买下这镯子和箱子。 朱旭琨买到这东西以后,觉得多在乡下呆呆,说不定还能淘到点什么。 他的发小方勋说他们公司的保安宋启明的家在凤石村,凤石村是典型的没有开发过的老旧村。 朱旭琨觉得这种地方最容易有老东西,又听说由于公司放假,宋启明也回了老家,便提出去凤石村找宋启明,看能不能淘到点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