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节 (第2/3页)
原因,很快便聚拢了一大批黄包车师傅。 邵瑜开车行,除了想要帮助钱二狗和陈小毛解决就业,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想要借机打探消息。 这还是邵瑜受了张文声之事的启发,张文声之前出事,是因为有工人向买卖消息的人贩卖消息,而邵瑜现在接受情报工作,便要从大量的渠道获得消息。 若是出面买消息,那样很容易暴露,若是通过车行,用隐秘的办法从黄包车师傅手里得到消息,安全性就很有保障。 邵瑜精力有限,既要管着捕房又要兼顾车行,这获取消息的事情当然不能让他亲力亲为,寻到 了一个合适的机会,邵瑜便隐晦的向陈小毛和钱二狗透露了一些消息。 这两人都是邵瑜的死忠粉,虽然诧异于邵瑜革命党的身份,但并没有太多思考,就选择了追随邵瑜。 有了两个熟悉的兄弟帮忙,邵瑜自是如虎添翼,很快,他就在短短的时间里,发展了一批人员,因为邵瑜有特殊的测谎手段,这些人里倒是没有出现另外两方势力的间谍。 原本衍安方面,对于沪城的工作并不报太大希望,但在邵瑜接手之后,工作越发出色,源源不断传回去的消息,帮助组织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牺牲。 甚至因为邵瑜托张文声带回去的青霉素制作配方,也因为简易可得的缘故,在战场上拯救了大批士兵的性命。 邵瑜工作的出色,很快就引起了组织上的重视,哪怕在齐慕这个原本的沪城负责人平安从永城归来,组织上选择了将齐慕调回衍安,正式给邵瑜下了任命书,让他成为沪城的负责人。 等到抗战结束,邵瑜也没有前往衍安,而是顺势被果军政府收编,继续带着人手在沪城卧底,甚至还因为几次突出工作,将不少人手都安排进了军统内部。 一直到内战结束,邵瑜依旧在源源不断向衍安传递消息,因为他的出色工作,组织收复沪城时,甚至没有太大的伤亡。 沪城被收复之后,邵瑜也没有继续卧底,而是协助组织进行沪城的战后恢复工作。 小兰和邵瑜结婚之后,最反对她继续学习的人,不是邵老爷子,而是她的父亲何铭,何铭反对的原因倒也简单,既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也怕小兰此举引起婆家的不喜。 而邵老爷子原本也不太愿意看到孙媳妇继续学习,但邵瑜却用想要让小兰帮助自己这个理由,劝说住了邵老爷子。 邵老爷子也明白“贤内助”的重要性,他也知道邵瑜如今做的事情,很容易就会丢了性命,也知道小兰读书和学医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邵瑜,因而老爷子在思考了一晚上之后,便打消了阻拦的念头。 甚至为了让孙子工作进展更加顺利,邵老爷子还主动劝说何铭,让他打消对女子读书学医的偏见。 见思想最顽固的老爷子都开始支持,何铭这个当父亲的,当然也就没了阻拦的理由。 小兰跟在郑大夫身后学习医术,最后也加入了邵瑜的队伍里,甚至还说动了郑大夫,在邵瑜的队伍卧底的那几年里,没有人员受伤,总是小兰和郑大夫尽心处理。 有两个信得过的大夫,也避免很多暴露身份的风险。 两人结婚第三年,小兰生下了一个女孩,邵老爷子原本有些不喜,但等到重孙女抱在怀里之后,立马心都化了,知道后来重孙子出生,也没能越过这个小姑娘在老爷子心里的地位。 全面解放之后,邵瑜担任沪城警察局局长,陈小毛和钱二狗也关了车行,跟在邵瑜身后进了警局,邵瑜明面上是警局局长,实际上私底下还要负责排查残余特务。 哪怕跨进新时代,邵瑜依旧工作出色,他也没有沾染一些坏毛病,因而职位一直升迁,等到他退下来的时候,已经做到了一省书记。 邵瑜倒没什么官瘾,他心里一直都是拎得清的,也曾有机会想要更进一步,他心里却始终记着原身那个守护一方平安的心愿,因而一直在地方任职,放弃了进京的机会。 中间的动乱年代,邵瑜的许多熟人都遭了殃,但邵瑜和他护着的人,却大多没出什么事。 一来邵瑜一直努力约束着自己人,二来邵瑜有许多好习惯。 比如爱打报告。 邵瑜从进入组织的那一天起,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对自己近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写成书面报告,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