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7章因为一个女人对自己的了解 (第2/2页)
的孩子安份,柳青青将一团面拿在手中拍打,走去后门口和芸儿说话,才让孩子消停下来。 早餐吃的还是刀削面,对于只吃过挂面或饼子、馒头的人来说,刀削面别有一翻风味。 木耳炒rou丝、酸菜炒鸡蛋,再放些蓊菜叶子、撒点葱花,大家吃得赞不绝口。 吃了饭,柳芽儿和刘翠儿负责洗碗和收拾厨房,雪儿就带着芸儿在院子里玩耍,小兄弟搬了沙盘也会在院子里继续写字,晔儿在一旁看着,也伸着小竹子去写。 “外公,等下去木工那儿看看,有碎木再做两个沙盘,先让他们把字练会,以后再用笔墨也不白写。” 柳青青一边和外公抬着木耳筐,一边说道。 “好。”刘友良连忙答应着。 这几个孩子都是年后要去上学的,现在学字也不是为了学会多少字,而是养成学习的态度。 他也清楚,长喜和诚儿年纪大了,再去上学比晔儿肯定辛苦一些,因而,青青才从现在就严格养成他们学习的习惯。 柳青青和刘月儿来洗木耳,老太太拿了针线坐在新屋门口纳鞋底儿。 刘秋坐在那边堂屋门口扎盘箕,刘长福和乔喻凌吃完饭就赶了驴车去河边了。 虽说今天有许多木耳要洗,但他们今天不上山,还是想去河边弄点小鱼回来。 刘家搬过来,家里没吃完的干鱼,都给了他们的外婆李家。 等以后搬回去时,再从这里捞鱼回去就是了。 刘友良去找李耆老,半天没有回来。 柳青青忽然听见驴叫声,才想起来昨天下山后,在傍晚时外公就去了六爷爷家,把小驴牵回了家。 牛棚没有牛,却关进了大驴和小驴,割驴草和兔草的任务交给了小兄弟。 木耳洗过再晒,主要是再晒干水份,洗过的木耳成色比没洗过的好得多,将来拿出来用时,洗起来也容易些。 当然,就算是卖给自家的山庄,柳青青的价钱也要比行价高一点,不然他们付出这许多辛苦又算什么了。 当然这份收货成本,会记录山庄运营支出里,到时由他们乔家和酒楼共同承担。 但细算算下来,她还是能赚一半本钱,而不能白拿给酒楼去赚钱。 事无巨细必有成本,只看你愿不愿意算了。 木耳还没洗完,乔喻凌他们打渔就回来了,驴车上放着六只箩筐。 看着手头活儿还没完又有许多新的活儿来了,柳青青不禁长呼一口气,但她没有拧眉,而是露出了笑容。 虽然辛苦,但这是赚钱的事儿,如果连她都嫌累而不愿,叫弟妹们怎么想? 但她的无奈,还是被乔喻凌看见了。 “你们把木耳洗完就做中饭吧,鱼给我们来剖。”抬着箩筐下来,乔喻凌就说道。 “好,盆里还有一些没剖,先剖那个吧。” 柳青青对上男人的目光,明白他的体贴,感激地露出笑容。 刘秋没有过来帮着剖鱼,而是继续扎着盘箕。 要晒的东西多,需要的盘箕也就变多,他这边也是在赶活儿。 不过柳青青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立刻起身,喊了练字的小兄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