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4章她也是东家 (第2/2页)
而胡家和则认真地看着刘长福记录的帐册,并未露出不解的神情。 柳青青明白,她教的简单收支记录法,并不难懂。 而今天也算是对帐。 帐册上全是这次施工的材料、人工,还有工具、器皿、各种物件的采购等费用。 看着每一样从单价、数量到各类总额,密密麻麻的数字,全用的大写,柳青青要辨认半天才知道是多少钱。 不久后,她也觉得头疼了。 “胡先生,下次能否换一种记录方式?” 终于,柳青青认输了,决定教这位中年帐房一种新的记录方式。 她让柳诚拿来纸笔,磨墨,然后在纸面上,以帐册上的几组数据为例,写上了简单易认的阿拉伯数字。 也就是小写。 “且不说这种写法怎么来的,我认为,这种数字一目了然,还节省纸张。” 柳青青也有教刘长福,不过在帐册上,却还没有体现出来。 因为目前记录的主要是人工每天总数、材料各类总数,数字都比较小,写起来不是那么长。 但胡家和这边的帐册上,涉及物品分类和数量、金额都要多得多,品类又繁杂,难免看得人眼花。 柳青青在纸面写了几组数据后,又写下大小写对应的一到十,然后讲了进制。 这个进制并不难,即使是这里的人也会。 她要做的,只是让这里的人转换思路,能看到大写就自动想到小写。 之后,她拿了一本空白帐册,以她的方式,将胡家和的费用流水帐重新写了一遍,一连记了十多页,胡家和坐在一旁看了,暗暗惊讶。 简单的品类、收、支、余额、明细,看起来果真清晰简单多了。 “以后这种流水,最好是再分几个类型,比如木器、添置门窗、家具、木椅、桶子、盆子等等,专门记录在一本帐册,以后接着记上去。” “瓷器也专门用个册帐,这样你查帐时,不用翻找辛苦,归总类也会方便一些。” “而且这些也算损耗品,以后都会继续添置,把时间记录上去便是。” “还有布匹、帘子、摆件等等,若是用得不多,品种没有那么繁杂,可作为一个大类记着。” “在总册上,再做一个名录,记清楚每一个分类里有多少小类,以后要查什么,先翻名录,再翻年份月份,依次下来。” 柳青青说着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着胡家和。 胡家和微蹙眉头,到底没有说,总册上,自然会记录帐册年月归类,不然以后帐目多了,查帐不得累死? 但这位乔夫人是管帐房的人,她前面说的记录方法确实好用,让他跃跃欲试,想要挑战一下另一种记帐法。 因而,并未解释名录问题。 乔喻凌坐在另一边,只是悠闲地喝着茶,并不开口。但小媳妇的认真和聪颖,让他倍感自豪。 之后,柳青青继续翻看添置物品,不过主要看的是品种细节,稍微看了下价钱,却并未询问价钱高低问题或帐目是否对错。 赶在中午前,王十三便带着胡家和、李源回镇上去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