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4章年糕 (第2/2页)
也不透露的。 王十三亲自回了镇上,第二天就收集了一百斤年糕回来,还带来了做年糕的石臼和大量糯米。 然而,柳青青却请张木匠赶制了两个矮木桶和打年糕的长木杵,带了木榔头。 之后,她亲自将煮熟的糯米饭装进矮木桶里,用木榔头敲打了一阵,有了一定粘性之后,再以太极手法揉捏。 她是中和了日式打年糕的方法,不过不敢全用,毕竟大家都是新手,怕配合不默契而打到手。 因而,她演示了一个人打年糕的办法。 被她这么做出来的年糕,口感与传统的石臼里捣出来的年糕,又有微妙的不同。 而这种年糕做出来的几种日式吃法,无疑也增加了生意品种,也更加让人辨认不出来这就是大家本就熟悉的年糕。 最后,王十三亲自看过当场拍板,就用这种方法,立刻喊了两个伙计过来,在柳青青的指导下,很快熟悉了做法。 自然,柳青青很大方地将几种吃法和做法,打包算了三种方子,再加上之前陆续增加的糕点、炸豆腐还有几道菜肴,又赚到一千两。 至少,她有三千两存款,而且这些日子消耗并不多。 再加上酒楼的生意,以后,就真的能达到她半年前的梦想,每天不用那么辛苦,也能数钱数到手肌筋了。 当然,现在这种说法,只能将存款全换成铜钱,不然还是有差距的。 但她相信不要太久,这梦想是会越来越近的。 当然,乔喻凌雪后几次上山打猎,也赚回了几十两。 虽然跟她的比差得远,但不算她的特色吃法,她其实是被他的收入甩几条街的。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现在都是村里最富有的人。 很快三七化财这天到了,刘长福请了假,带着林绣儿去林家村。 这次他们自己赶了驴车,恰好李家要去镇上卖糕点,李家大舅娘他们一房人,就坐了他赶的驴车,一起过去。 当天傍晚,天擦黑时,才回来,也没影响第二天工作。 而林绣儿虽然哭过而眼睛红红的,但心情却比之前回来,要好了很多。 因为她爷爷经过亲人们的开导,郎中的用药,病情已经缓过来了。 当然也要如今家里有积蓄,用得起药才行。 常年药罐子,反而比平常不生病、一病起不来的人,要抵抗力还强一些。 老头子也是想开了,老婆子既然已经去了,他也要坚强,不然一年送两老,叫儿女们心里如何受得住? 至少,他要替老婆子再多活两年,替老婆子看到他们的曾孙出世呢。 也是这样的念头,让他又燃起好好活下去的希望。 转眼年关里,刘家人在大柳村和乔家、柳家三房过了小年,当天下午,刘秋和刘长福、林绣儿、刘月儿就回家去,把屋子收拾干净,把炕都烧起来。 不过,因为常住在柳青青这边,他们家一直是托付给李家照看的,时常去打扫屋子、开了门窗透气。 后院里还有猪要喂,每天都有两个舅娘轮流过来煮猪食,厨房反而是收拾得最干净整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