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节 (第2/3页)
起舞,朝着远处的李崇音微笑。 曼妙身姿在风中摇动,头上纱巾飞扬,一阵风吹起,落入他手中。 再抬头,只见女子身上起了火焰,火势熊熊,她脚尖点地起舞。 当他快步走向她时,悬在半空的手指却碰不到人,眼看着她一点点化为焦炭。 那焦炭转瞬间化为尘土飞扬离散,触不到,碰不着,空留来人一场空。 李崇音猛地睁开了眼,呼吸略微急促,他凝视着书舍上方的房梁,坐起了身。 是梦,纠缠他数月的噩梦。 额头上不知何时渗出的汗珠沿着眉骨滑落,他缓缓闭上了眼。 “请将她交于臣。” “她是朕明媒正娶的妻,你又是什么身份。” ………… 你又是什么身份。 什么身份。 你以什么立场来对朕说这些话,李崇音? 墨砚敲了敲书舍门,见无人应答,便捧着书册入内。 见自家公子少有的在坐在床榻边闭目养神,不温习,也不看最新情报,以往公子总是不知疲倦地东奔西跑,似乎万事都了然于胸的模样,却在这几日不见了踪影。 自从被主公派来的四个侍从时刻追踪左右后,公子如同被折去了臂膀般,消沉地留在书院,每日在外与寻常无异,上课堂、参与学术研讨、进行甲乙班堂侧,没任何人发现公子的异常。 公子太.安静了,安静地仿佛不是一个被受制的人。 李崇音没理会欲言又止的墨砚,他走向院落,外头的桃树上的花骨朵早已凋谢,他看着满树桃叶,折下一枝,落叶洒下满地。 梦境中的闷痛感如此真实,一直以为自己没有痛觉的李崇音神情有些恍惚。 他轻抚着还在颤抖的眼皮:“我让你送的信,送出去了吗?” 墨砚往左右一看,见那四人并未出现,小声道:“按照公子吩咐,已送达。” 他也是趁着那四人不留意的空挡,跑出去送信联络的。 李崇音点头:“看时间,应当是到了。” 李崇音直接走向松山书院后门,后门是一条石板小弄,与一大户人家的墙垣对门,平日只有调皮孩童会偶尔经过,鲜少有人进出。 李崇音与来往同窗们微笑招呼,同在书院里的书生对鼎鼎大名的李崇音都很是推崇。 不仅因为他容貌似仙气度不凡,更因为此人品貌俱佳。他不分贵贱以礼待人,曾遇一贫苦书生,因家中老母病重而无法入书院,李崇音得知后让自家大夫免除医治银钱看诊,为书生入学,谁想那书生真有读书天赋,一次便过了童试。如果说对贫民草根一视同仁,在上层贵公子中亦是渐渐以他为首,毕竟他的诗词是受到当世大儒闻舍先生的极力赞扬,平日里就是杜相府上的纨绔杜耀祖都对其赞赏有加。 游学三年,众人以为他将与这次乡试失之交臂,没想到一来便是甲等成绩。他三年来亦没有荒废学业,在术业上颇有建树,出了几本游记书册。归来后,对自己不明的地方也会向其他学子虚心讨教。 这样的人,简直像一个没有任何缺陷的完人,谁能不喜爱。 也许是秋闱将近,李崇音难得在书院连续两月温书,见他两月来第一次要出门,众人都是友好打招呼,嘱咐他定要好好游玩,放松一下心情,无人起疑。 到了后门,四个彪形大汉站在门外,他们都是小厮打扮,平日根据需要在暗中与明处交替监视李崇音。 为首武人摆了手:“李公子,你不能出书院。请不要让我们为难。” 这样的事,在这两个多月来时有发生,李崇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