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0节 (第1/2页)
“我可以现在就给你写3000字论文,从现有技术论证这一消息的不可行性。”一位诺奖得主傲然道。 此言一出,空气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只有须发皆白的马丁教授,坐在原位,双手握在一起,挡住了自己的半张脸,目光沉沉。 * 六月,虽然不需要上课,但是乔御依然回到了阔别许久的学校。 在路过学校atm机的时候,他思考片刻,掏出了离开三院时,国家发的银行卡。 余额有零有整。 两年的工资加绩效,竟然有三百来万。 对燕大理工科教授来说,要三百万科研经费,也不算特别难。 难的是挣到三百万。 要知道,燕大教授现在的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每个月也不过一万五六出头。 乔御想了想,问系统:“你这几年,在华尔街割资本主义韭菜割了多少钱了。” 当初给系统本金100万刀,那之后乔御就鲜少过问。 系统:“还好,现在还不到一个亿。” “多少?” “3400万刀。” 换算一下,也差不多两个亿了。 钱到一定额度,真的就只是数字而已。 乔御思考片刻:“让寻安制药去运营吧,设置个奖,横竖我也用不完这么多钱。叫寻安奖,奖励生物和数学领域方面的青年人才,四十岁以下。要求是华国国籍。” 系统一愣:“也行,奖金多少?” “诺贝尔奖奖金多少?” “一千万克朗,折合美金140万。” “那寻安奖,就1000万人民币好了。” 乔御一直觉得,国内各个奖项都有些抠搜。 像是华国最高科技奖,也就500万。 这导致大部分做科研的学者,长期都处于一种收入和学历不对等的状态。 并不是说学历越高,挣的钱就必须要越多。而是这个付出和回报的比例十分失调。 大概对科研人员要求太高,总希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国家给袁院士分了套别墅,都有人在网上大呼小叫。 乔御自己也是做科研的,他日子过的很好,也从不缺科研经费。 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清楚如今国内科研界现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过具体怎么cao作,还需要乔御再思考思考。要设置一个奖项,从审批到委员会组建,再到拥有公信力,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反正最近他也没事干。 * 对于乔御的归来,燕大师生都表示了热烈欢迎。 在他们的认识中,乔御几位教授只是出国学习了两年。 至于是去的是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还是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伯克实验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什么关系的。 谭子睿教授请了三个月的长假,估计要下学期开学才会回来。 乔御琢磨了一下,这学期都要结束了,占别的老师的位置,给学生们上课也不太好。 但是之前连续两年的实验的确做的想吐,暂时也不太想开新课题。 于是,他盯上了生科院其他孱弱的教授。 今天,去寇教授的实验室逛逛。 明天,到张教授的实验室走走。 乔御道:“没想到两年不见,你都评上长江学者了。” 他的语气十分欣慰。 张开伟笑着回答:“嗐,我还是年龄大,加吃老本。最近其实没什么研究成果。我倒是挺怀念当初和您一起做实验的日子的。” 张开伟在面对乔御的时候,甚至不知不觉用上了敬语。 乔御:“我今年的工作安排满了,暂时也没什么思路,明年再看看吧。” 说着说着,乔御的电话铃响了。 他打开手机一看,是大徒弟李华打来的。 “老板,办公室,有人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