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回到过去那个年代_第8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3页 (第2/2页)

已经是下饺子。余西想如果不是为了看1977年的这张录取通知书她也第一时间在门口放弃不进来了,最后他们家进来的只有她爷,她爸,大哥余东,二弟余南,小弟余中和她。是的,不但他们家如此,过来的许多人都是男的,女的也有,相对有限,或是他们来了这会在外面凑热闹。

    余西经过千难万难到了支书面前,看到了那张已经被他框在了相框里的通知书,支书说这样他举着人人都能看。

    余西见到余越苏的是这样。通知书只有半张纸,不过从右边顶端的红戳,余西晓得它是一式两份的,这也是防作假的一种方式。

    通知书表头:高等学校入学通知书,称呼:阳台市某镇前门村革委会转余越苏同志,正文如下:经首都招生办批准你入华北工业大学(学校)航空系(专业)学习,请于三月三日前,凭本通知来我校报到。落尾单位是华北工业大学加盖章,落尾日期是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今天是二月二十三。

    通知书寄来的还有一张新生入学注意事项,共4句,第一句是对录取的同学的到来表示欢迎。第二句是注意第一项是告诉他们毕业后国家需要他们,会把他们分到国家最需要的,最艰巨的地方,让他们做好准备。第三句是第二项,算是温馨提示,录取的同学来的时候要有革命警惕。最后一句也是最后一项是告诉他们要带上户口,口粮与供应关系来校,也要求他们停止原地区的供应,也告诉学校提供供应的开始时间。

    这天回去的路上余家阿爷还在眨巴余越苏的通知书,还饶有兴致地问儿子儿媳他们也会有不余杭和谢红军再一次一百零八遍的告诉他他们考糊了。不过没到最后一刻,余家阿爷始终抱着一丝希望,他也一百零八遍不相信他儿子儿媳考不上。

    下一封通知书没让乡亲久等,就在隔天,还是首都的大学,且是首都大学。高家村的高明二,那个曾经接连高考失利,一度精神失常,之后又还在村里种了10年地的,至今37岁,依旧单身的高明二考上大学了。

    许是高明二的经历太过传奇,当天去他家看稀奇的人比昨天来余越好这边的还多。或许是因为人家的学校名气更大吧,毕竟他们听过首都大学,可听过华北工业大学的几乎没有。前门村人也跑高家村看稀奇去了,余西跟着大人,她爷和她爸还有余东的后头也去了。

    她没进去,在外面任思绪翻飞。三十年过去,孩子们虽说几经苦难,如今算苦尽甘来。想到这她擦掉了眼角的泪花。

    回去的路上,余家阿爷和余杭都没注意,余东注意到了,他问meimei是不是喜极而泣,因为近来他看过好几个流泪的,meimei告诉他人家不是在哭,是高兴,是喜极而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