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9节 (第1/3页)
族人们纷纷点头,又有人期盼地问:“阿木叔,你说,渤海公会给族人钱财么?” “应该会吧,”阿木低下头,“咱们部落的儿郎在矿洞里折了十三个,要是不给,开春时,部落就很难熬。” 族人们都有些悲伤地垂下头:“真的么,可是他们不是从辽东过来的,渤海公会认么?” 他们扶余人被高句丽和鲜卑欺负,辽东的希银太守让他们来蓟城作活,只抽一些叫“介绍”的费用,可是很多扶余人舍不得交这这些钱,加上希银对佣工很是挑剔,于是很多人便干脆饶过辽东,从燕山入关,走慕容鲜卑地盘过来。 但是没有希银太守给的荐书,他们时常碰壁,找到的活是那些小世族家的产业,大多钱少,还很危险,就如这次去了一个世家大族的矿上做活,一半的人都未能出来,只能找来这里几年的阿木叔帮助。 “不知道,”阿木也安慰他们,只是很镇定地道,“但那些异人说的对,不试试,你怎么知道不行?” 青年们的目光更明亮了。 阿木吃完了馒头,才道:“明天卖些炭火,这入冬了,不起炕火不行。” “不用不用,我们抗的住,这里哪比得上弱水河冷呢?” “对,要是在白山里,这个时节雪都得多厚了。” “这里炭火都是石炭,便宜耐烧,花不了多少钱。”阿木看他们一眼,“你们安心做活,明天跟我去买,在蓟城里东西足,冻不死你们。” …… 阿木曾经是织坊里的挑夫,后来带着家乡的扶余人,组了个挑运队,专门帮人搬货,但最近来了一伙凉州大马,有马有车,抢了他们不少生意。 这几年,蓟城的底层也有不少势力,鲜卑的车马队、本地的庶民、扶余的挑夫、还有河船和海船两家,阿木每日劳碌之后,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茶馆的说书人读报。 对以前的他来说,那是另外一个世界,遥不可及,却又精彩无比,但如今,修法的大事,让他忍不住想得更多。 这是可以向渤海公谏言的机会,他虽是地位地下的异族,却真的很想让族人过得好一点。 可是上次在台上,只是提了矿工,他就已经耗费了所有的勇气了。 下了台这几天,他都在反思自己为什么那么没出息,他明明还想说很多,还想告诉渤海公,他们非常感激她。 就在这时,便听说书先先生一惊道:“这可不得了……今天的修法总结,报上说,有人提议要把胡人赶出去呢?” “这是为何?”茶馆里都是些关心时政的人,顿时就喧哗起来。 “大概是回报吧,别忘了,前些日子草原在修法会提议,想挤占幽州本地的名额呢。” “去他娘的,凭啥,胡人还读,认得数字么?” 旁边一个蓝眼的羯人瞬间就把酒碗重重放在桌上:“胡人怎么了,吃你家面了?爷爷我保卫上党的时候,你们不知道还在哪逃荒呢!” “你穷吼什么,一切还不是要渤海公做主!” “就是就是……” 阿木有些萧瑟地在角落里听着书,心想他们扶余人,何时才能存上学资,入了户籍,也去学文识字啊? …… 在浮躁气氛中,大会继续开着,毫无停歇的意思,从最开始的大方向建议,渐渐变得鸡毛蒜皮,阿木听书时,有听到如今每个入会的,基本都会带烂菜叶子,还有人会雇佣嗓门大的随丛,以使者的身份一起上台,帮着大声宣讲。 各地的权贵使者们人数有些少了,但很多条文都吵的更厉害了,比如收商税,有人提议加河船的税收,用以疏浚水利,有人提议征加海船税收来修筑港口;剩下的提议加税修路。 有人为盗窃罪的额度争吵,有人对给女子分地的事情强烈反对。 还有人提议让渤海公速速称帝,平定天下,并且提出了祭祀的礼法——然后他下台后和南方的晋臣大打一架,好在嗑药的都是菜鸡互啄,没受什么伤。 罪犯优先拿去开矿还是修路也是个吵得极厉害的问题。 阿木越听,越觉得这不像是一个修法的会议,反而像是一个分赃大会,分着还没有开打的天下。 他有些想再上台去了,他想问问渤海公,扶余人能不能有为她效力的机会。 天越加冷了,大会已经开了一个月,腊月至,整个蓟城的人都为着新年做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