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节 (第2/3页)
真的来过,昨晚你昏迷着,她还在你床边坐了好久呢,好孩子,听话啊,快回去歇着。” “姑父何必哄南淮呢。” 袁文清冷笑了声,轻抚了下陈南淮的黑发,转身,坐到四方扶手椅上,正色道: “南淮,表哥今日给你说句实话,盈袖根本不知道你重伤,甚至不知道梅大人夫妇昨晚去看过她。” “你、你们也太霸道了吧。” 陈南淮大怒,挣扎着坐起来,谁知扯动了胸口的伤,疼得冷汗直冒。“左良傅凭什么把她关在左府,为了拆散我俩,你们也太煞费苦心了吧。” 袁文清没理会这番指责,扫了眼厅堂里的众人,笑道:“原本我想等南淮身子好后,再处理和离的事,也不用等了,就今儿吧。” 说到这儿,袁文清从腰间解下荷包,从里面掏出个折成小块的麻黄纸,打开,让大福子展示给众人看,道:“这是我在长安就写好的和离书,长兄如父,盈袖就没必要出面了,我能代替她,如今咱们三家人正好都在,坐下来谈谈,其余的人没必要掺和进来,很寻常的和离,上升不了什么军政大事的高度。” “我不同意!” 陈南淮捂着胸口,站了起来,谁知眼前一黑,实在晕得撑不住,又倒在了软轿上。 男人此时呼吸急促,看向父亲,恨道:“爹,您说句话啊。” 进而,陈南淮又看向梅濂,求道:“大哥,我是你亲弟弟,你得站在我这头啊。” 陈砚松淡淡瞅了眼儿子,让李良玉给茶碗里添上热水,他垂眸,看这自己缺了三根指头的残手,面色温和,可眼神逐渐冰冷起来,道: “和离可以,但有句话我得说明白了,那是我亲闺女,必须得养在父亲跟前。” 说到这儿,陈砚松看向袁文清,正色道:“你放心,过后我会让淮儿接手榷场的生意,离开洛阳,他们两个见不着。” 梅濂冷笑数声,也不再装糊涂,道:“昨儿给王爷请安,闲聊的时候说起了这事,王爷说,姑娘是我一手养大的,既然和离,就该跟我走。” “你想让我女儿嫁给世子爷?” 陈砚松瞪向梅濂,压住火,勾唇冷笑:“梅濂,洛阳可不是你做出几桩得脸政事,就能混得开的。老夫能扶你,也能把你扯下来,别拿王爷压我,他营里一半的军饷都是我在支应,南淮可以娶他家郡主,但盈袖,绝不能嫁给世子爷。” 梅濂抿了口茶,笑了笑:“陈老爷能走到如今的地步,难道忘了是谁扶持的?王爷今日能让你做洛阳首富,明日就能让你沦落街头,强强联姻,对你不好么?” 正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如意娘忽然拉了下丈夫的袖子。妇人瞧着一脸的疲态,她有些不可置信地瞪着丈夫:“你还真想让meimei嫁进王府?来之前咱们可是商量好的,如果袖儿嫁不进荣国公府,就接她回曹县,一辈子养在跟前。” “行了!” 陈南淮大怒,重重地拍了下扶手,胸口登时渗出不少血。 “她是我妻子,还没和离呢,你们现在就开始盘算着把她嫁人,当我是死人吗?” 面对着纷纷攘攘的争吵,袁文清不禁冷笑,他端起白瓷杯,仰头喝尽,猛地站起来,将身上穿的灰布直裰解开,当着众人的面儿,撕开里子,取出缝在里面的一个厚厚布包。 “话都到这儿了,咱们索性挑明罢。” 袁文清将布包用牙撕开,将里头一摞厚厚的纸张悉数取出,放在桌上,那些纸看着有些年头了,上面的字迹也不同。 “先说谁好呢?” 袁文清从纸摞里挑出三十多张,在手里拍了拍,笑着看向梅濂,道:“今年左大人找到我家,说盈袖寻着了,当时出了世清的事,我爹又瘫了,我一时没法到洛阳寻meimei。但我也没闲着,亲自去了趟丹阳县,梅大郎,你这么多年在县衙做事,并不是很干净,贿赂上官的证据,我收集到了。” 袁文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