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饿郎:囤粮种田好悠闲_第1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节 (第3/3页)

,大大的减轻了商人们交易的难度。

    不过也有人十分不高兴,比如买下了同喜客栈的李家。

    李家来的时候,虽然也是一路逃过来的,可是家丁人数众多,甚至还有一只完整的护卫队。护卫队中也有能人异士,不亚于整个东风镇的差役队。

    这些人护送的财物,并非金银,大多是粮食和各种蔬菜水果,还有药材之类的。

    李家的家主,原以为凭借这些粮食药材和蔬菜水果,能够在东风镇继续奢华的生活。可是没想到才来不久,徐镇长便推行了铜钱令,这让李家的家主十分不高兴,要见徐镇长。

    徐镇长倒也不怕,亲自见了之后,利索地说了自己要推行铜钱令的目的。零一读书网

    李家的家主恐吓威胁,徐镇长不为所动,态度虽然谦卑,却也十分坚决。

    铜钱令必定要推行,若是李家家主觉得吃了亏,便把自家的东西卖出去,换成铜钱便是,其他的没得商量。

    据说徐镇长离开之后,李家家主发了好大一通火,可这仍然没能够阻止铜钱令的推行。

    虽然李家后来抢着时间,把粮食蔬菜水果甚至药材都卖出去一部分,可比起原先的收益,还是减少了三成。

    铜钱令推行之后,江岁安卖土豆的价格降了下来。

    本来新旧铜钱比就是二比一,她已经多收了一倍,所以换成新铜钱之后,改为只收一半价。二来土豆在镇上多了起来,不再是稀罕物,所以价格稍降了一点。

    只是土豆的价格虽然降了下来,但是江岁安后种的五亩土豆全部收获,等于产量上了,而且灵泉因为推行土豆的功劳,每日不仅足够浇灌土豆,还能够浇灌药材。

    江岁安把寺庙后的十亩地全部都种上了,每日刚好把灵泉水用完。

    有了钱之后,江岁安寻思改善一下生活环境,和于成商量,要不要将寺庙改造成住宅。

    于成立马点头,巴不得马上就改,尤其要求把家里的房子造的少一点。

    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之前寺庙里的厢房多。于成找药材的时候,总是记不住药材的特征,经常把药材和杂草弄混了,以至于经常带回许多杂草来。

    而且加入差役队之后,于成的应酬变多了起来,虽然于成答应过不再喝酒,可是为了人情还是得喝,所以于成有好几次都是醉着回来。

    这两件事,江岁安跟他说了好几次,于成虽然嘴上说想改,行动上总是慢一拍,让江岁安很生气。

    所以这一个多月以来,于成都没有能够进江岁安的房间,一直都被罚在厢房里。

    这让于成萌生了一个想法,若家中只有一间屋,以后他在犯了错,江岁安总不至于让他睡屋外吧。

    江岁安当然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暗笑他想的美。

    要改建寺庙的话,江岁安准备按照之前在冬瓜村住的时候盖的那栋大院子,房间只多不少。

    以后于成再犯错,就让他去跟毛驴睡一间屋,看他还长不长记性。

    虽然打算改造屋子,但是江岁安并没有马上动手,并不是因为缺钱或者是缺人,镇上有不少工匠,并不逊于原来帮江岁安盖房子的方家村的人,之所以没有立即动工,是因为中秋节到了,要先过节。

    江岁安突发奇想。准备做些土豆月饼,她和做土豆粉、土豆饼一样,把土豆磨成细粉,然后像面粉一样和面。

    可是让江岁安没有想到的是,她整整尝试了一天,都没有办法用土豆粉做成土豆月饼,要么就是熟过头变烂了,要么旧书做不熟,成了生的土豆饼。

    这让江岁安很郁闷,无奈只好放弃了做土豆月饼的想法。

    第三十三章 灯市冲突(一)

    虽然没做出土豆月饼,但并不影响中秋节的快乐氛围。

    酉时刚过没等多久,天快擦黑的时候,于成回来了。

    “中秋节嘛,徐镇长让我们回家过节。”

    “所有差役都回家的话,万一发生点什么乱子怎么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