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节 (第2/2页)
江岁安将碍事的盖头微微掀起,也不要喜娘喂,自己拿过筷子,两下就把一碟子牛rou、春卷、并腊肠吃了个干干净净。 当然,喜娘特意包给她的两块枣糕,也被她吃完了。 喜娘赶快把碗筷收起来。 江岁安还饿,不由感叹道:“成亲可真是个受罪的活。” “不不不,姑娘别说不吉利的话,这哪是受罪,这是喜事儿!” 喜娘听外头的动静越来越近,忙把江岁安的盖头放下来。 果然片刻后,差役队的一大帮大小伙子们拥着于成,乌泱泱涌进了屋里。 于成被灌了不少酒,俊颜通红,眼睛亮的惊人。 一进屋,他直奔江岁安而来。 “哎哟,先等等,别急啊!”喜娘上前拦住他,笑着说:“还有些礼数得过一过。” “好,过。” 于成虽然答着喜娘的话,眼睛却死死黏在江岁安的身上。灼热的目光,恨不得直接透过盖头。 张超促狭取笑,“想不到于副队也有这么急色的一天。” 大家伙想想平常于成端着脸,再看看他这番花痴的样子,哄堂大笑。 屋里洋溢着欢乐。 第一百零三章 闹洞房中 喜娘笑着端上一副托盘,托盘上放着四支红色的箭矢,每支箭的箭尾并不是寻常的白羽,而是特意染成了红羽。 “新郎官,想要抱得美人归,没点力气可不行。还请将这四支喜箭,尽力往梁的四角扔去。” 东风镇上有这样的习俗:新婚夜的时候,新郎官要把四支红色的箭往梁的四角扔去,扔得越高,代表着两人的感情越是长久,若是能直接将箭插进梁上,可就更了不得。 于成虽然事先没听过这习俗,但是听喜娘的话,能猜出为什么。 力气活对他不是难事,于是于成随手拿起一支箭,掷向东南角的梁。 “嘣。” 红色的箭直接插入了高高的木梁里,红色的尾羽颤了颤,一点儿也没有要掉下来的意思。 喜娘笑着夸赞:“新郎官真是好俊的功夫。” 于成飒然一笑,依次拿起剩下的三支箭,向其余的三个角扔去,每一只都扎进了梁里。 喜娘的眼睛差点惊的掉下来。 她主持了不少婚礼,一般的新娘官,能够扔到半空,已经算是不错。厉害一点的,能往梁上碰一碰,没想到今天遇见的这位新郎官,直接就给扎进梁里了。 她再一想,今儿的新娘亦是位厉害人。虽然今天的婚礼不是很顺利,但是二位郎才女貌,男人功夫俊,女人会持家,这家的小日子,将来一定会越过越好。 喜娘想跟着沾沾福气,笑得越发殷勤,左一句“模样好”,右一句“功夫好”,说了不少的好话。 于成听了很是高兴,心中越发满意喜娘,暗暗决定明日给的媒人礼多一些。 射完箭,喜娘让于成坐到床榻上去,奉上一杆秤。 “称心如意,称心如意,新郎官,你可以揭新娘的盖头了。” 于成接过秤,按捺不住激动,飞快地挑起了红盖头。 结果,他用的力气太大,那红盖头一下子飞了起来。不偏不倚飞到张超头上,把他盖个严严实实。 张超吓得怪叫一声,手忙脚乱扯下红盖头,头发都弄乱了。 原本差役队的男人们,因为江岁安的容颜而呆滞。张超这一叫,大家顿时回过神来。 为了掩饰尴尬,有人打趣道:“超儿啊,这红盖头挺适合你的。赶明你出嫁,咱们兄弟也替你送亲啊。” “放你娘的屁。”张超气的扑过去,要掌那人的嘴。 眼见一帮大小伙子要闹起来,喜娘赶紧道:“都别闹,都别闹,该看新娘了。” 看新娘也是东风镇成亲的风俗之一。 所谓的看新娘,就是在新郎官揭下盖头之后,喜娘会指挥新娘做些事情,让闹洞房的人,一看新娘手,二看新娘脚,喜欢玩的热闹的,还会看新娘腰。 这帮大小伙子都是没成亲的,一听说要看新娘,个个脸红又害羞,眼里印着渴望。 连张超也不再闹腾,凑在床旁边,眼睛直愣愣的盯着江岁安。 于成狠狠的瞪了张超一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