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页 (第2/2页)
去过安乐堂了。 阿娇静静地听着朱佑樘继续地说:朕不能进去看他。安乐堂还是老样子,这么多年没有变过。 阿娇知道汉唐的时候,皇帝还是可以去给大臣探病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只有重病到必死的大臣,皇帝才会去亲自探望。朱佑樘显然不是忌讳这个,而是害怕其中有什么不详的迷信,他对怀恩的病情还抱有一丝希望。 朕六岁之前,一直就在这里。那时候的安乐堂里,都是失势的妃子,病重的宫女太监。但是母亲只能带着朕躲在这里,因为这里到处都是病人,最没有人愿意来细查。 有个宫女,朕当时叫她陈姑姑。她很会讲故事,当时母亲还有内宫的工作要做,一开始就是她带着朕。 后来有一天,朕听得睡着了,没有听到那个故事的后面。第二天陈姑姑就不见了。大家都说她死了,说她被尚铭的人给带走了。朕一直觉得她还活着 鬼使神差地,阿娇伸出了手盖在了朱佑樘的右手上。朱佑樘停顿了一下,反握住阿娇的五指,继续道:老娘娘当时脾气很凶。安乐堂里的人都不敢当面顶撞她,但是背地里都一直在议论。有人说她太会惹事,有人说她太笨,还有人说她很可怜,朝夕之间就跌落到了这里。 老娘娘一开始是不喜欢见到朕的。老娘娘是安乐堂里最有钱的人,母亲说她一定能照顾好朕,但是朕当时一点也不想离开母亲身边 母亲说朕的二哥去世了,老娘娘肯定会同意。果然母亲是对的,老娘娘后来还是接受了朕。朕也知道了,老娘娘原本是皇后,她也是个可怜人。虽然脾气坏了点,但她的确是个好人 老娘娘已经很厉害,但是朕才知道她远不是最厉害的人。老娘娘后来找到了怀恩公公。记得第一次见到怀恩,他和安乐堂里的那些太监很不一样。虽然他很少到安乐堂来,但是母亲一直和朕说,要好好地感谢他。 朱佑樘的手突然握得更紧了,六岁的时候,因为一个机会,朕第一次走出了安乐堂,第一次看见了父皇,朕也有了名字。然而安乐堂虽然破旧,不管是宫女太监,还是母亲、老娘娘、怀恩公公,他们都是很好的人。但是母亲告诉朕,以后朕就不会再回到这里了,会有一个穿着黄袍、面带胡须的人,那个人就是朕的父亲。 朕一直在想,如果朕没有那么早走出来,母亲是不是就会晚一点过世。但是母亲说,如果一直只凭他们的力量,最后会拖累朕的前途。所以她是为了朕,朕一直知道,她是为了朕 阿娇也知道,太子的课程,必须是皇帝派遣东宫讲师,专业教授。朱佑樘当时六岁,不能再拖下去了。纪淑妃这是为了自己的儿子,押上了自己的性命。 奉慈殿里,纪淑妃的画像和灵牌前,阿娇就听着朱佑樘讲着他那些过去的事情。原来朱佑樘并不是回避那段安乐堂的往事,而是在他心里,那段回忆是他一直小心翼翼地珍惜的东西。他从不谈论,是因为母亲的牺牲是心口上永远的一道伤口,他只能把这些深埋在心底。 纪淑妃的名分,没拿到手两天就过世了,再加上朱见深对她也没什么感情。她的容貌,是朱佑樘做太子的时候,偷偷回忆着画下来的。等到万贵妃过世之后,朱佑樘才找来了宫廷画师,把自己记忆里的母亲绘制着画了下来。 奉慈殿里,目前只有纪淑妃一人供奉其中。三位宫里的长辈得知帝后在奉慈殿的消息,也没有来打扰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