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六七十年代_第15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页 (第2/2页)

,请他们过去。

    爸,妈,(爷爷奶奶)。

    坐吧!你们是明天去西京吧!

    嗯!家里除了孟广元夫妻,谁也没有见过那个刚出生还没有满月就寄养在老乡家的孩子,这些年他们也没有过去找过,之前是一直战乱,后来又是刚稳定,一直腾不时间到西京去接孩子,说实话有时是有假,可是有时也会忙的忘记,忙碌完毕休息,真是没有想起来。

    说话的时候老二一家也过来了,还带了不少东西,孟广明的爱人洪学敏,把东西交到大嫂手上,大嫂,我算了一下时间,大侄女有二十一岁了吧!我也不知道她多高,衣服就没有买,给她买的布料,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谢谢你们。

    孟广明就一个儿子京凯,在读大学,以后的规划也是在政府部门上班。

    大哥大嫂,在农村二十一岁的姑娘估计是结婚了,我还准备了两块颜色比较深的布料,你们看着安排。

    这句话一出来,他们心里一阵难过,自己的女儿(jiejie),就这么落户农村了,要是那时没有寄养也许现在还在读大学或者刚刚毕业上班,也不知道这些年她过得咋样。

    老爷子没有说话,这个问题他一早就想到了,只是交待大儿子:别想那么多,以后多帮帮那孩子就是,不能因为她以后在农村就嫌弃,她被寄养是无可奈何,但是这些年风我们一直没有管她是我们的错,刚解放那会儿要是就接孩子回来,她还不会留在村里结婚嫁人,我们做的不好,以后尽量弥补。还有你们四个以后对你们大姐要很好,长大以后多照顾你们的大姐一家。

    爸妈,我有想法,我想把孩子的户口转进燕京,以后也是有口粮的人,以后有机会还可以回城招工。

    寄养的孩子找到以后随父母迁户口的情况还是有很多的。也是允许的。

    问问孩子自己愿意不,要是愿意就迁进来,以后也能住在我们边上,有什么事情,我们还能帮一把。

    嗯。

    孟京凯趁机提出要求,爷爷奶奶,大伯大伯母,我也想去看看大姐,我还能帮着大伯大伯母照顾奶奶提提东西。

    孟广明无所谓,去就去,多到农村看看也好,对他的未来有好处。

    一家人商量好,老二一家住在大院,孟广元一家回到自己家,他们家住的是一栋五层的楼房的三楼一套房子,小的三室一厅,不是很大。

    带着大包小包,何玉琴和闺女孟梦一起扶着老太太上火车,他们定的票是软卧。三个大人四个孩子,两间软卧。京凯的票是早上才买的票。

    太平村,孟红梅母子俩这几天天天上山采药,炮制药材,还在直播商城买了一些药方子自己制药,都是一些药丸,学制药的兴致很高,做的最多的是外伤药和感冒药,没有办法这是家里需要的,还有一些养生丸,是给家里双方的老人做的。

    希望他们能身体棒棒哒!以后少些疾病。

    制药的时候小跟班也跟在身边,虽然他看不懂,也不会,却萌萌的跟在mama身边。

    宋洪兵回到家里没有看见老婆和儿子,不过能猜到人在哪儿,走到后面屋子,母子俩果然在后面屋子里面制药,听到嗷嗷叫的猪叫声,他认命的到最后面去看看,唉,老婆又忘记喂猪,从她研究制药开始就成了现在这样,时不时忘记周遭的一切。看来有段时间会一直这样,一个人在后面的厨房热猪食,再喂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