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0页 (第1/2页)
老太太看见这么些东西, 赶紧的往二侄女手里回塞,大娣, 你这是要干嘛不要钱的呀布料我们要了,别的就不必了。还有小梅子也是, 买的东西太多了。还有好些亲戚要去呢 老太太是替母女俩节约, 确实还有好几家, 于亮就两个儿子于夏智, 于夏勇,没有闺女, 今天都是一家家的带着孩子去给他们外公祝寿,于亮是有公事才没有去的。都是夏天生的,老爷子又希望他们智勇双全,就给他们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于夏智比孟红梅大哥还要大一岁,已经娶妻生子, 妻子戚凤, 还有一儿一女, 一个七岁的儿子于建国,一个四岁的女儿于佳。 于夏勇和孟红秀一样大,也娶妻生子,妻子严美霞,儿子五岁于建军。 二舅妈彭桂英为人不错,是个贤惠的女人,知人待客没得说,厨艺不错,家常饭做的不错,来了客人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出一顿好饭菜的。 婶,孝敬您的就收下,再不收下,以后我可不回来了。在自己长辈面前,于大娣也像换了一个人似得,语气动作都变小了一样。 老爷子可不管那么多,孩子家条件他是知道的,还有上次梅子结婚的时候,他虽然没有去,但是听儿子回来说过,说小梅子嫁的男人在百货大楼上班,自己的房子也最大。 侄女婿还和亮子说了,家里就数小梅子的条件最好,他们以后老了都靠小闺女梅子和大闺女红秀,两个儿子愿意孝敬就孝敬,不愿意他和大娣都不怕。 知道内幕的他也不矫情,拉过侄女和侄孙给的礼物,劝解老伴儿:算了,孩子们孝敬的,你只管收着就是,她们回来一趟,该去的人家应该都准备了礼物。 就是,就是,婶,别推来推去的,大川,二姑家里我都有准备礼物。 行,听你们爷俩的。 于大娣也给于亮夫妻准备的礼物就是两瓶罐头和一包红糖,还有三个侄孙也有糖果和点心,侄儿们不会有礼物的,她是长辈,不兴给他们礼物。 孟红梅就不能,老少都的给,就是两个表哥也是要滴。 孟红梅的礼物比于大娣的都要好,也受欢迎,于大娣也不怪小闺女送的东西太贵,自己闺女有钱有票她是知道的。 还有不上班在家里给人悄悄做菜她是知道的。比上班的夫妻俩都挣的多,出手大方也是看什么人,母女俩都没有给鬼子大姨鬼子大舅准备礼物 ,自家被他们收刮还少啊。 孟红梅从行李袋子里面拿出来一壶花生油五斤,递给二舅妈说道:二舅妈,外甥女准备的东西比较实用,两瓶麦乳精,您和我二舅中午饿了,就冲点喝喝,这是五斤花生油,这油都不好买,不过外甥女以前在食堂上过班,关系都不错,听说要回来,赶紧找人换了十斤,您家里五斤,我小舅家里五斤,平时做菜多放点油,只要才里面有油,大家肚子里面才有油水,粮食也少吃很多,一样节约。 于亮一家人看着五斤装的白色小胶壶,一看就有五斤多,都满上口子上面了,绝对的不止五斤。个个眼睛发亮。 油可是好东西,五斤能吃很久的,现在大部分人家做菜的时候都是用油碟子里面的棉纱在锅里刷一遍,就做菜的。根本就没有油,在孟红梅看来就是心理作用。家里用油多的时候还是过节过年的时候,平时就是待客的时候多刷两遍棉纱而已。 老爷子的关注点不在花生油上面,而是侄外孙女说的和以前上班的食堂关系不错的问题上,在他看来,都离开食堂快一年了,关系还保持的不错,说明外孙女平日为人一定是不错的。 一家人对孟红梅那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孩子太贴心,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