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8页 (第2/2页)
三期项目紧接着就开始动工,就在边上,二期居住点一完工没多久,这一次,是火车带来了迁移的人,这一次,有3000多号人,给这个小县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最起码,对于小县城的领导班子来说是这样的,这么多的外来人口一下子融入,居住,交通,医疗,还有治安,都是问题。 有的有钱的人不满意居住点的条件,就会拿着大价钱来小县城这里租空房子,哪怕这里的房租都上涨了,并不便宜也不介意,让城镇的居民一时间还是对他们有好感的,毕竟又有了一个收入。 到王记餐馆吃饭的人更多了。 只是随着人数增加,他家的餐饮时间也变了,变成了只招待中午,从中午11点开始到下午2点半,下午那一顿就算了,原因也很简单,材料告急,他可一点都没有动用自家那些库存的意思。 这样做的,显然并不只是他一家,不过大家都不是统一,有的只卖早餐,有的只卖午餐,有的只卖晚餐,反正一日三餐总有个地方解决。 他们家开餐馆,当然是有自己的进货渠道的,大米,面粉,猪rou,都有,只是随着这恶劣的天气变化,越来越不好买,经常缺货,而且这种鬼天气,一天就没多少时候是不下雨的,人都要抑郁了,这些货物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雨淋湿,然后就放不了多久。周恒会不做晚上那一顿,那也是没办法。 不过,粮食是变得缺少了,但是海鱼却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尤其是巨沙丁鱼,他们这是有个火车站的,火车站上可以输送人,也可以输送鱼,一次就可以让他们消化很久,而每到这时候,他们餐馆就会丰盛许多,不过就是食材充足了,周恒也没有再开始晚餐的生意。 他们家生意要做,家里的那些植物也要打理,王大柱和钱立春想了想,确实是这样。 无论什么时候,食物都是最重要的,没有吃的,有再多的钱有什么用呢 随着海岸线的上涨,国家还出于国际人道主义,接收了一部分岛国的人,只不过大家除了念叨几句不应该也做不了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县城的外来人口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小县城本身的人口是二、三十万,现在外来人口已经有五万多了,如果不是居住的地方不够,应该还会更多。 这时候,官方发言了,希望大家更多的用鱼类做为主食,节省粮食,因为因为这一场雨,他们大半肥沃的良田都被淹没了,这一季的收入为零,等到下一季的主食种植出来,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为了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号召每个居民适当减少大米等主食的分量,增加鱼类的比重。 这公告一出,大米又是一阵疯抢,如果不是政府出面,就要乱了。他们这的商铺都实行了限量购买,现在可以购买的分量更少了,如果不是慑于政府规定,他们巴不得不卖,留到日后更高价的时候再卖。 钱立春是不会错过的,每天精神饱满的到超市拿着户口本买他们一家人可以购买的份额,从重重人群中厮杀冲出一条血路,成就感满满。 又有几千人到达了他们这个小县城,要在这里安顿下来,这没什么,但是随着一起到来的,还有周恒的前妻陈晓菊和她现在的丈夫一家。 作者有话要说: 又想起来了一本,恐怖女王,O(cap;_cap;)O哈哈~ ☆、第 121 章 陈晓菊回来的这个消息是王大柱的一位朋友说给他听的。 他的前妻陈晓菊是他们县城下面某个村的人,而她现在的丈夫是她的青梅竹马, 也是她的初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