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泛滥节 (第3/6页)
之地。 他一直在说,一直在描述,一直在宣扬。 向每一个人……垂暮的老人,目光无神的中年人,青年,少年,小孩子。 每一个在族群中诞生的幼儿所听的第一个故事,必定是迦南。 一个世代的流浪,如果没有点什么希望和目标,那么人就会很容易丧气的失去一切现有的东西,从而万劫不复。 所以摩西以一人之力,在流浪的希伯来人心里描绘出一个最美的理想之地。 因此,枯竭的心灵之光得到生机,在希伯来的族群中扎根,从一粒种子的形态盛开出最美的花。 摩西并不是只引领救赎希伯来人,还有沦落荒漠的一些落难人,和其余无家可归的流浪漂泊者。 他从不空谈希望和理想,而是将这些人都归笼在一起,教给他们狩猎的本领,教给他们写字,教给他们何为‘十诫’。 何为信仰,何为希望。 何为努力,何为良善。 什么是无私?什么是接纳?婴儿从诞生开始,又要怎样,去做一个‘人’? 化名‘麦尔’的青年,是族群里学习得最快的人。 每当这时,希伯来的圣人摩西从不吝啬他的微笑。 而每一天结束之时,麦尔都会在摩西看不见的地方露出小小的笑容。 天神一般英俊的面孔,因为这个笑容,不再沉寂如雕塑。 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跟随着人类的死亡天使,在这个生机日渐衰微的人类身上,懂得了何为‘生命’。 但是,摩西是个人类,是人类……最终还是会迎来死亡的那一天。 何况,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了。 摩西向每一个人讲述迦南。 可是这样的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真正进入他所声声念念的迦南,他甚至没有见过迦南究竟是什么样子,也没有证实迦南是不是流淌着蜜和奶的富饶。 而在最后,也因自身的拒绝,而没有去往天上的耶路撒冷。 声声挽留和劝说,描述天上的圣城更甚于迦南的风光。 而他笑着说――‘已经足够了。’ ‘再见,萨麦尔。’ 苍老的摩西,在圣光里沉睡。 素白羽翼的天军抱着人类圣者苍老破败,了无生机的躯壳飞入迦南。 ‘摩西,你过来。’ 我带你去太阳天,去神座之侧。 名为摩西的人类圣者不应该流浪,他应该去太阳天,去神座之侧。 愤怒并非起源于憎恨,愤怒有很多种,因为各种不同的情况而产生。 怒其不争,怒其温善。 愤怒于良善的圣人,没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尝尽世间辛酸,却自认没有任何遗憾。 他生前未能抵达的理想圣境,没能看到的生命树。 有着蓝眼睛的人类少年,眨眨眼睛,右眼泛着酸涩的热度。 他看到深海,看到巨兽雪白的残骸。 看到未亡的亡者,在深渊里静静沉睡,做着从前未完的梦,等待下一个世代的苏醒。 尼罗河之东。 红海。 海底寂静,漆黑永夜。 光所不能触及的海渊裂口深处,沉睡着苍狼巨大的骸骨。 雪白的残骸半没入海底的泥沙里,想较之下,只露出小小的一部分,所露出的,是巨狼的头骨。 但是非常奇怪的,这并不像是现实所能存在的生物的骨骸。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因为骨骸的庞大,而是因为……那头骨,两窝空空的眼眶之间的颅骨正中,生出了颀长的独角。 螺旋向上,直指海面苍穹。 萨麦尔在深海里沉睡。 海底的白骨旁,时不时吹息出一串串的细小气泡。 那串气泡凝结出的样子像小狗、像马驹、像猿猴,像背生膜翼的蜥蜴,在漆黑的海底凝着细碎微光,迷茫地流淌。 自然以沉默缅怀。 我们都是历史的尘埃。 “未亡的亡者在红海下沉睡。”少年目光向着远方,“或许还会醒来,或许一直这么沉睡下去。” “或许还想醒来,或许再也不想。” 他放弃了吗?没有放弃吗? 继续坚持?还是遗忘? 红海之渊,万世沉沦。 立花只觉得喉咙一片干哑滞涩,鼻腔guntang。 “你大概……是对的。”少女垂下头,看着像霜打了一般,没什么精神。 立夏抬手揉了揉她的头发。 一下,两下……啪! 立花瞪了立夏一眼,拍开了他的手,扑上去挠他的痒痒rou。 日轮将天光拉的极长。 尼罗河域熙熙攘攘的人流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