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餐饮大王_一百零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零四章 (第1/4页)

    林川柏从首都回来了, 俞向安:“这次是什么事?”

    林川柏,“我老师想让我去他的一个项目,我拒绝了, 在那边帮忙打了两天下手,打架的事怎么样?”

    俞向安:“已经完全解决了,你儿子跟被打的章途飞章同学还成为了朋友, 不打不相识。”

    林川柏了然:“男孩子的友谊。”

    俞向安笑了笑:“我带着他们去卖包子了, 还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林川柏:“卖包子是让他们吃点苦吗, 什么好消息。”

    俞向安:“我去长瑶药厂那里打听了一下, 经营不善, 现在还能撑, 但是如果上面的人还不改变, 撑不了多久了。”

    林川柏也有好消息:“我新研制出的口服液,对小儿发烧效果不错,差不多可以进入临床了。”

    国企大肆裁员不是这个时候,但一些工厂经营不善是八十年代就有了, 不过因为政府扶持, 还有银行贷款,一直苟延残喘。

    林川柏想要做一家平民药店,他没有研发什么大病重病的药, 他自己私底下研制的全都是一些日常的药品, 比如感冒药, 退烧药,碘酒, 凉茶等等, 只在学校研究所有参加一些大病重病的项目。

    日常药这也算是他的一个执念了, 在穿越之前抚养林川柏的老道士有一次生病了, 去医院花了不少钱,没治好,最后有人介绍了一款很便宜,没什么名气的中成药,治好了。

    他对这件事情印象很深,他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药进入家家户户。

    对他的这个想法,俞向安表示支持:想做就做。

    不说能赚多少钱,能收支平衡就好。

    没多久,羊城这边就多了一个名叫王永乐的大姐,以前家里是开武馆的,因为家里出了些变故,就出来外面找活干了,俞向安让她来这里陪着两个孩子,林亦宁是女孩,有些事情,女的比较容易有话题。

    这个年纪,别人轻易也不会说闲话。

    ***

    李全福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庄稼汉,他种了一辈子的地,在建国之前,他跟着父母给地主家种地,后来新国成立了,没有地主了,他跟着其他村民种集体的地,听上面的分配干活,又后来改革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分田到户,他给自己家里种地。

    种地是他唯一会的、也是赖以谋生的职业。

    给集体干活和给自己家干活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地,之前的收成是一百斤的话,分给个人以后,可以收到一百二十斤。

    李全福现在很满意,但是他的孩子大都不愿意种地,越来越多的人跑出去外面讨生活,每个月拿工资,他的孩子也出去了,留下孙子孙女,到了农忙的时候才会回来帮忙。

    那也没关系,他们能照看的过来,他以为日子就这么过去了,但他没有想到,他都到了这把年纪了,还能拿工资。

    有个大老板承包了一大片地,有田地、有山地,也有沼泽地。

    这山说起来,刚经历了火烧山,不知道是谁勾起了火星,烧了好几座山头,现在这几座山头就被承包了下来,租了挺长时间的,然后聘请他们帮忙收拾。

    收拾出来之后,挑选有经验的人种地,李全福看着待遇,试探性的去报名了,别的不敢说,种地,他还是有自信的。

    结果出来,他被选中了。

    被选中以后,他每个月也是能拿工资的人了!

    而且就在家门口。

    家里的地还有老婆子,还有孙子孙女,这日子太方便了。

    跟他一样的人不少,这山头不是一个村的,三个村都有份,也有其他村的人被聘用,还有外地人过来,他们有的会养鱼,有的会养甲鱼,有的会养羊,有的会养兔子……

    每个人擅长的地方都不一样。

    做了几个月,李全福想让自己的孩子也回来,在外地打工做什么?

    不如在自己家门口打工。

    能拿工资,还能顾着家里。

    俞向安是逐步投入的,一口气全部铺完,资金压力太大。

    山头一点点清理,先清理出来的部分按规划。

    这山头有的种果树,有的种的是经济木材。

    李全福气认识一些,用来做家具很受欢迎。

    这些是急不来的,比如果树和经济木材,种下去不可能今年明年就能收获,俞向安打算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放心后厨,后生那么多不知道加了什么添加剂的食材,哪里有自己种的放心。

    “招商引资”,这是一个热门话题。

    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寻求外来资金注入,盘活经济。

    只要愿意去那边建立厂房,带动收入,提供大小不等的优惠。

    有的愿意减免税收,有的愿意免费或低价提供土地。

    只要厂房建起来了,那么就会有工人,当地的就会增加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做其他的事。

    白石县想要引入外资,但是这地方不是什么交通要道,只有一个火车站点,也没有什么自然资源,想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