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节 (第2/3页)
没错,这法传真人,人家是真人,会走路的老神仙,活到一百岁大家能理解,可整个河畔村不断下降的死亡率,那就超乎于理解之外了,甚至有年事已高的老人,在宁仙姑的救治下得以延年益寿的故事,这哪能不吸引人? 河畔村因此又得了个长寿村的名字。 除却了想买“学区房”的人之外,还有不少富商忍不住到此处上了保险,他们买了房子,只等年纪大些就要来这养老,这赚再多钱,可都比不上多活几年。 来到这的人,都是听过宁仙姑故事的人,而他们越是听宁仙姑的故事便越是感慨,这当年如同虎豹般追着宁仙姑一家不放的人,现在不知道后悔不后悔? 李老板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哪怕是他一个路人甲都觉得后悔当年没多帮帮宁初夏,现在自家孙子能不能进灵山小学堂他都忧心忡忡。 “爷爷。”李浩抬头看着爷爷,眼神里是满满的迷茫,他算是被临时转学的学生,他的老师生了病,无力继续教育学生,原本爷爷是想将他送入书院,但在犹豫之后,又和父母商量了一番,便决定将他送到灵山小学堂。 李老板已经选完了地,他牵着孙子的手便往山上去。 此前他并没有来过灵山观,倒是有些经验,这儿的路看上去已经修缮过,旁边本应该杂乱的山上野草早就不见,取代了他们的是像被仔细整理过的花木。 “宁仙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听着孙子的话,李老板陷入了沉思,他是见过宁仙姑本人的,如果要他描述记忆里的宁仙姑,那大概是个瘦弱的孩子吧? 走着走着,便到了目的地,看着格外广大的山门,李老板心中很是感叹,这可比县上的寺庙还要大些了。 山门是开着的,里头正走出了人,李老板没说话,他听见了旁边孙子情不自禁发出的感叹声音。 这可确确实实是个“仙姑”没错了,他已然对宁仙姑的那些传奇故事毫无怀疑。 第65章 长姐如母(完) 宁初夏看向多年未曾见过的李老板, 心中略微有些感慨。 短短八年匆匆而过,宁初夏现在已然是十八的年纪,按照后世的法律, 她这也已经是成年的年纪,更遑论在古代。 越是到了这个年纪, 宁初夏便越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拜入灵山观开始修道。 不是她自恋,原身的长相确实出众,否则当初营养不良, 天天干活, 瘦弱的她也不会被富商一下看中,挑中来做独子的妻子。 来到这个世界不到十年的功夫, 宁初夏对于这古代也有了新的见解。 古代的贫富差异比后世要夸张许多,在村中中, 缺衣少粮, 必须得下地干活才是主流, 但是这工具又不像后世般好用,没有科研意识的时候, 大多人都是凭着经验摸索来的那一套反复琢磨干活, 这也使得下地种田,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疲惫。 而养在贫家的女儿,从小就没有任性的时候, 必须得早早和父母一起开始干活,每日筋疲力尽才能换得少许粮食, 这粮食还不是后世改良的品种, 收成很少不说, 口感也差,这一走出去, 和在城里足不出户养出来的姑娘差距极大。 以前电视剧里常常播出的皇帝微服私访遇到美人的故事,那基本也是发生在镇上乡下,哪怕在那卖身葬父的,也已经算是不用干农活的“富裕”姑娘了。 而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显出自己的原身,一是赖于儿时爹娘的教养和照顾,二就是那张让人可以忽略掉所有瑕疵的脸了。 宁初夏对古代时富商、高官的道德品质没有那么大的信任度,如果当初没有拜入灵山观,那估计这才成年,媒婆上门那都是基本的了。 不过现在有了修道这个挡箭牌,宁初夏倒是不用太过遮遮掩掩,随着灵山观在当地的水涨船高,她很是自在。 “仙姑好。”李老板虽说见过宁初夏狼狈时的样子也不会以此表露出什么,他恭恭敬敬地正要双手合十,忽然反应过来,这好像不是道教的礼,便客气道,“今日我是带孙子来灵山观拜拜,保佑他身体康健,之后也想送他来灵山观学习。” 他在看到宁初夏本人的时候,心中的感慨便变得更多了。 这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宁初夏身着道袍,头上带着道观,五官明丽,极美,但却有一股让人忍不住心生敬仰的气质。 李老板曾经听说书的人说过些仙魔鬼怪故事,现在看来,这位宁仙姑,确实就像故事中的仙人走出来一般。 仙人,自然是不能被侵犯,高高在上的。 怪不得此处会有长寿村的传闻,灵山观的修行人能得道,这丹药自然也是仙丹。 宁初夏自然是注意到了李老板手上的动作,她又看了眼李老板带着的那孩子,心中一声叹息。 天知道,她可没有到古代来搞教育的想法。 这灵山小学堂,之所以会举办,其实当初她就是想教两个弟弟向学,好让两个弟弟能按照爹娘的遗愿走科考之道,最后若是能换得一官半职,也算是圆了宁知中生前的遗憾。 放牛放两只也是放,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