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节 (第3/4页)
边闪电环绕,在配上一身衣服,别提多酷炫了。 有不少人看到这帖子都去买了这两样神秘商品,可开出来的东西全都不同。 有什么西方玄幻式精灵树屋、能够吸引来夜莺的玫瑰、有天籁般声音的会唱歌的云雀…… 小c也买了,他的种子种出来的是一个奇形怪状的蘑菇,他后来查了,这是现在已然被保护起来,普通民众已经接触不到的毒蘑菇,每天可以切一点下来吃,然后就能看到“小人国幻觉”,在虚拟空间不怕中毒,倒是给人一种特别的体验。 虽然他的小人蘑菇挺特别,可想来想去,他还是好酸那能上天的藤蔓,目前为止,还没见第二个人开出来过。 跳过这个帖子,小c便正好看到了个才刚发出来的帖子。 【《归田园居》真的是一款特别适合亲子互动的游戏!真心推荐!】 这标题……如果是水军,应该收不到钱吧? 怀着这样的心情当做看个笑话般点开的小c却忍不住慢慢地陷入沉默。 发帖人和小c一样,是一所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们所研究的项目,是属于研发新材料的项目。 他们的研究,相当于摸石头过河,有时候组合方式都带着点碰运气的成分,运气好的话,成果出得很快,运气不好的话,成果则出得很慢。 很遗憾,他们属于后者。 夫妻俩同为研究所的研究员,夜以继日地投入工作,这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孩子放在家中,反正家中的智能化很完善,无需他们太过担心。 这也是现在的日常,在大部分人都将全情投入工作作为常态的年代,亲情、友情关系便多少变得淡薄,大多数人的友情、爱情,都是在学生时代或者工作后和同事产生的。 这其实不难理解,想想学生们一毕业,便会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进入不同的研究机构,这一进去,就很难出来,自然是不可能每天花很长时间和家人互动,且这时代的智能化很完善,无论是养老还是照顾小孩,都完全无需太过担心,只需要信任家用智能即可,久而久之,大家便形成了各干各的习惯。 就像原身那辈子,就算看到女儿犯傻,当父母的也只会劝告,不会做什么强制的措施,因为个体独立。 这自然有好有坏。 发帖人和妻子回家,便发觉女儿似乎变了许多,按照科学的角度解释,这是孩子变得“独立”又“自主”,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怎么看都是个乖巧小孩,她懂事得很,能理解父母工作的重要性,可不知为何发帖人和妻子却忍不住哑然。 这几年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上国家花了大工夫,发帖人正好看见了一篇刚刊登的论文,是在讨论目前人们的心理疾病日趋严重,是否和从小缺少陪伴,被迫提前独立,长期不依赖别人有没有关系,看完论文的他们很受震撼。 正好在这时候,他们研究所的一位领导,在工作的群里提了一嘴《归田园居》这个游戏。 看到这小c深有同感,这研究人员的圈子很大,但其实又很小,比如宁教授这一宣传,愿意卖他面子帮忙宣传两句的人很多,像是他这样的研究员,自然是不会介意花点小时间,就当应付一下。 而接下来的故事,便和小c这的不太一样了,发帖人的妻子刷出的npc名叫小雀,是个看上去格外温柔的女人,她很喜欢孩子,甚至会主动地和人聊起自己孩子的事情。 当时那位妻子无意地说了一句,她家里也有个孩子,便得到了来自小雀的疑问,小雀询问她为什么不把孩子带上来一起,还主动地说道,如果发帖人没空,她可以帮忙照顾孩子。 按说不该把npc设定好的对话当做什么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她却控制不住的当真了,往游戏外一确认,她才发现,原来这游戏和她之前玩的游戏不同,根本没有年龄限制。 带着将信将疑的心,妻子为女儿的系统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