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9节 (第3/4页)
没脑子的外甥女失望透了。” 宁家父母的共同战线一组成, 便像是兼顾的大坝般牢牢地将现实和梦想间隔开来。 他们的理论基于他们的人生经验, 生活的柴米油盐醋,上面写满了现实主义。 他们自诩自己的人生是为孩子铺设的道路, 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肯走已经铺好了, 且没有分叉的稳固道路, 偏生要去闯那他们未曾进去过的深山老林。 有人说,这深山老林后面是桃花源地, 可桃花源地和他们女儿有什么干系?他们只觉得女儿进了那注定会遇到恶熊出没。 宁初夏抬头看着父母,他们俩脸上的情绪复杂, 很难解读, 有因为女儿丢脸的难堪, 也有对女儿“无知野望”的失落,反而是那对女儿的爱意被埋到了深处去。 宁初夏静静等他们俩宣泄完情绪, 才轻声开口:“爸妈,你们就不关心我为什么想要辞职吗?” 她音量很低,可却让宁爸爸和宁mama同时停下。 宁爸爸看了她一眼,眼睛一左一右分别写了“幼”、“稚”:“不就是嫌苦嫌累吗?你以为自己开店创业就轻松了?”他冷笑,“你别是看人家说日入多少赚多少钱就觉得赚钱简单,你知道就咱们小区门口那个卤料摊子,人家每天看似只从晚上五六点卖到十一二点,可实际上要忙活多久吗?” 他自己并不知这话里有多少高高在上的味道,他只觉得自己这是在打碎女儿不切实际的幻想。 什么叫经验所得?这就是经验,人家菜市场卖菜,门口开水果摊的一个月还能赚不少钱呢!可人家刚起步要多辛苦有谁知道?这《致富经》天天播呢,可为什么实际去干的人还是少?那就是因为辛苦! 宁爸爸辛苦了半辈子,就懂一个道理,这能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干点文件活,那就是轻松!工作能够稳定,那就是福分!再辛苦能辛苦过风吹日晒?能辛苦过天天冒风险?他妻弟当年店铺刚开的时候,遇到的糟心事难道就少? “我知道。”宁初夏冷静道:“他每周会去批发市场一次性采购一批荤菜,素菜的话一般是隔一天到两天采购一次,如果要出去买菜,他就会下午处理买回来的菜品,如果不出去,就早上处理,根据量一般要处理两到三个小时不等……事实上他属于做得比较轻松的类型,他的卤料味道属于中等,调料的比例倒是特地去学的,之所以不用那么累,是因为比较难处理的类似鸡爪这些,他都是找另一个卤味店批发进货的……” 宁初夏来到这个世界后吃过这个卤味摊的菜品几次,都是宁爸爸去打包回来的,根据味道分析和原身的记忆,她大概推测得出店铺老板的工作量。 那卤味摊的老板挺年轻,怕辛苦,所以宁肯少赚点,从固定的卤味店进货,他们摊上利润最高的其实是几样素菜,土豆、海带、花菜、腐竹等,都不需要太麻烦的处理。 宁爸爸原先准备好的台词被憋了回去,他看着女儿忽然哑巴了。 这和他想的不一样啊?女儿不应该是一无所知,被他问得越来越羞愧,然后最后投降表示自己不再这么妄想了吗? 她,她怎么会懂? “不只是卤味摊,对市面上不少的食品我都做了了解。”宁初夏举起手机,屏幕上是一份在线编辑文档,“这段时间来我早出晚归,其实是和我朋友一起支了个小摊,爸,妈,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不现实。” 宁爸爸接过手机,他还没老花眼,不用眼镜就能看见手机上的数字,旁边的妻子也靠了过来。 宁爸爸越看越震惊,这份文档宁初夏整理得很认真,表格、图片、文字、标题、效果全都是弄好了的。 单从他粗略看了的这部分,就能看到女儿去几个市场做了调查,挨个把食材的价格做了标记,旁边还附上了进货量不同老板会给的不同价格。 其中海鲜部分,还特地标注了大概的时价和每年最适宜的时期。 冷冻类的产品,她还专门打去供货厂那询价,当然,这也只是作为参考,一般来说都是找代理购买。 宁爸爸的手机越滑越快,完全顾不得旁边妻子不满的眼神。 价格只是宁初夏这份文档中的很小一块,下面还分别有店面商圈位置分布价格参考、商用水电价格表、装修底价等,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