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节 (第2/4页)
有不少人颇为感慨,这麻雀变凤凰的故事,大多主人公是女的,可在吴氏集团,却有个男主人公。 虽说这其中有几分入赘的嫌疑,可是男主人公本人能力非凡,当初又是雪中送炭,吃软饭的传言早就已经消失了,毕竟当年要是没有男主人公的出现,这吴氏集团,估计早就被虎视眈眈地其他公司给吞进肚子了,哪能像现在这么稳定发展。 事情还要从五年前说起。 这吴氏集团,乃是老吴总白手起家一手创立的公司,他高瞻远瞩,对于公司的规划很是完善,年轻气盛的他唯一没考虑的就是未来继承人的问题,毕竟他一向认真健身,平日里保养得当,自认以他的身体和工作激情,工作到六七十岁绝不是问题。 而女儿吴梅霞从小就不太爱管理公司,老吴总就这么个宝贝女儿,疼爱得厉害,便也不逼着女儿,只想着等女儿玩够了再慢慢教她。 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虽然大家都将吴氏集团称为公司,可说到底也就是个发展了十几年的公司,真要和那些上市公司,动辄有几千员工,分公司无数的公司比那还是相差甚远。 老吴总平日里最注重的就是亲力亲为——就算他不想亲力亲为,这也没人嘱托。 那一天,他和往常一样,去巡视工地,那工地是吴氏集团高价拍卖到的土地,准备修建未来的吴氏集团大楼,根据图纸设计,预计要在那兴建前后共三栋,每栋25层的大楼,这在当地的规划中,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惊人的高楼了,为了这个,集团的流动资金都用得差不多,还以土地和原先的大楼从银行贷款了不少,是当下最重要的项目。 在工地,按说是要戴上头盔的,可也许是因为很少发生意外,又或者是因为头盔太闷,老吴总只是松松地将头盔罩上,连下面的搭扣都没有扣上。 他们进装修中的楼转了一圈,便出来站在门口。 和老吴总一起来的人还有工地的工人以老吴总为中心排开,听着老吴总例行的指示,旁边跟随着的员工,正拿起胶卷相机拍照,准备将这些场面留在公司的档案之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基本搭起外框的高楼那,不知是因为风大还是什么原因,一把小钢锤从天而降,正正砸在了老吴总的身上,当场人就没了。 这意外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们急忙喊警察喊救护车,可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神仙也没有办法救活一个死人。 根据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场意外,当时的工人正在忙碌,老吴总要训话,工头急匆匆通过对讲机将大家从楼上叫下来,来不及好好收拾,这才发生的这桩惨案,当然,这也警戒了对于建这样高楼毫无经验的施工方以后要多加注意,可现在说这些都太晚了。 老吴总走得突然,甚至没有多留下一句话,正在准备深造的吴梅霞被一个电话召唤回了家,面对的便是因为刺激晕倒,身体无力支撑的母亲和有些惨不忍睹的父亲尸体。 走马上任的她面对的局面不是一般的糟糕,工地那死人的消息已经传出,不少工人甚至有些不太敢继续做活,而所有的流动资金都堵在工地建设的公司,每个月要还的利息数目和即将到期的贷款都可能会立刻把人压垮,趁他病要他命这句话无论何时都很好使用,不少公司都看上了吴家名下的地和大楼,还有目前经营的业务,他们恨不得吴家马上倒闭,被迫拍卖。 吴梅霞哪有能力经营好这些事情?以前老吴总的亲力亲为,这时候反倒成了公司的危机,这公司的几个领导,且不说吴梅霞能不能信,就说领导们也根本不了解公司的全貌。 而在这时候,陈振海走到了吴梅霞的视线里,对方是老吴总生前招聘到的助理,老吴总曾在家里夸过陈振海两次,对于这个名字很是熟悉的吴梅霞越来越倚重对方,甚至到后来发展成了全身心的依赖,而陈振海也不负所望,替吴梅霞排忧解难,解决了不少问题。 同舟共济的时候,感情发展得最快,吴梅霞和陈振海便走到了一起。 陈振海的个人条件其实并不好——可以说是很糟糕,他原先曾经创业,但创业失败,这还不止,他曾有过另一段婚姻,夫妻二人离异后女儿陈海星则留给了陈振海,这种离异带娃的配置,可以说根本配不上吴梅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