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7节  (第3/3页)
辈们理解不了的。”    从云端跌落人间是什么滋味?反正不是甜的。    如此强烈的落差造就了一些人心里的不平衡,从而一步错,步步错。    当然,其中更有利益的诱导,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坚持就是那么多年。    “族老们也都是善字辈的人,却没有像你们一样极端,他们有的人比你们还要清楚那种滋味,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维持着家族的运转。”王淳之说道。    说出来的话让老者心中更加愧疚。    “族长,希望我们家族在你的带领下能够恢复曾经以往琅琊王氏的风光。”老者由衷道。    王家现在才到四五辈,自然谈不上什么以往的风光。    老者说的是数十年前,在琅琊这块地界上立足的王氏家族。    那个琅琊王氏被称为顶尖世家之一,后来却因为一次站错了队遭到了来自朝廷的清洗,家族优秀子弟眼看就要遭劫,家族很有可能受到重创,所以琅琊王氏一看形势不妙,为了避祸,就举族全都南下去。    北方其余的顶尖世家也因为朝廷或者战乱的原因一块南移。    至此,北方这块顶尖的世家全都离开到了南方去。    如琅琊张氏、李氏什么的小家族们这才纷纷有了冒头的机会。    各个小型世家如雨后春笋般在北方出现,所以琅琊王氏的出现一点也不让人突兀。    可实际上,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之前那个琅琊王氏的子孙后代。    俗话说狡兔三窟,更何况那些积年的世家呢。    在这个动不动就诛九族和连坐盛行的时代,那些世家们怎么可能会把鸡蛋给放到一个篮子里。    现在的琅琊王氏就是那个大的琅琊王氏从家族里面分出一个支,如王善才老爷子的父亲和那些族老们的父辈们,大都是王家一族的嫡次子,嫡三子的存在。    原本他们应该是四处分散的,为的就是给琅琊王氏在外留下血脉,不要求他们能有祖上荣光,只求他们别断了王家的血脉就行。    可是在外面单打独斗日子可比在家族艰难的多,很少会有族人能一直支撑下去,那些分散在山东这片地界的王家族人们隐晦的碰头一合计,觉得与其分散实力让他们以后的子嗣们未来泯灭于人群,还不如他们聚集起来,组建另一个王氏。    当时王善才老爷子的父辈选定的就是琅琊这块,这里是琅琊王家的祖地,这支又正好是嫡系出身,那些分散在山东这块的王氏族人就把王善才老爷子这一支奉为嫡支,他们则后退一步成为了旁系。    这就是现在琅琊王氏的由来。    它就像是一颗大树身上掉落的种子,依靠着大树原有的底蕴而生长,却又是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存在。    这是一个全新的琅琊王氏,虽然和已经去了南边的琅琊王氏隐隐之中还有联系,但是他们的关系早就不复曾经的亲密,去了是客,再不是主人。    在外,两个琅琊王氏更是不能相干。    所以这个小的琅琊王氏才几代人,就已经具备了世家丰厚的藏书底蕴和实力,也因为要撇清关系,所以那个琅琊王氏的族规不能照搬过来,一切只能他们自己慢慢摸索。    上字辈人离开家族的时候,善字辈不少人已经记事。    从锦衣玉食的世家公子一下子变成了要在乡间耕耘的泥腿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了的。    不过也因为一下子从规矩森严的世家变成相对自由的耕读之家,才让他们心里能够升起对嫡支取而代之的心思。    就像老者所说的那样,这要是在南方的琅琊王氏家里,他们连念头都不敢升起。    现在之所以会如此窝里横,无非就是这个琅琊王氏太过弱小了,弱小到连自己人都会心生轻视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