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节 (第3/3页)
起来。 小报的销量开始直线上升,同时买纸笺的人也越来越多。 因为大家都是如此,也没人再觉得这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所以姑娘也好妇人也好,参选男子的家人父兄也好,都开始一掷千金。 据闻还有人无意间买到朱砂画像,转手卖出了高价。 当然造假的画像也出现过,买小报的书局特地出了声明,说画像上用军造司制的墨水做了防伪涂层,乍一看去不明显,只有放在太阳底下才能看到,朱砂画像因此愈发珍贵。 而让选麟票选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是选麟小报新出的一份通知—— 第一轮票选结束后,旧画像将停产,并出新的画像,新画像上的标记由梅花改为茶花,至于分级则由票选排名来定,也就是说,这一轮票数排名前二十五的人,将成为下一轮的朱砂画像。 作者有话要说: 瑞阳长公主(一边疯狂抽卡一边骂):jian商!!居然还搞停产!不行我一定要把剩下的画像集齐! 皇后:阿嚏! ps:有雕版印刷术量产画像,所以不用担心小报的产量问题。 —— 因为偏头痛推迟了更新,这章评论发两百个红包作为补偿=3= —— 谢谢嘉悦2000的手榴弹! 谢谢水月久安 ,渐闲思其的地雷! 爱你们=3= ☆、第三十六章 宣阳街。 昔日门庭若市的英王府, 如今成了进出皆需层层审查的牢笼。 牢笼外禁军十二个时辰轮班值守,便是有鸟从空中飞过,都会被一箭射下,以防内外书信传递。 住在同一条街上的达官显贵也都自觉绕路而行, 哪怕上朝早起一刻钟, 也要绕一大圈避免经过英王府附近。 就在几乎所有人都避开英王府, 以免惹祸上身的时候, 一辆带着祁天塔标识的马车缓缓停在了英王府的大门前。 李禹正好过来巡查,看见马车心里暗道一声要糟。 全京城谁人不知国师与英王之间有嫌隙, 如今英王被囚, 国师上门也不知道要做什么, 两人中但凡有一个被对方给伤着了,恐怕都得他们禁军背锅。 可即便如此,李禹还是得迎上去, 向从马车上下来的国师行礼。 因为不用隐藏身份, 所以傅砚这次出门没穿那件带帽子的外衣,而是在白衣外面罩了件白底织金的宽袖长袍, 长袍上还坠着细碎的金饰,看起来不会显得庸俗, 反而添了几分高不可攀的贵气。 李禹本想搬出皇帝,拒绝让傅砚入内见英王, 谁曾想傅砚来这之前入过一趟宫, 如今是拿着皇帝的手谕来的。 李禹无法,只好亲自随着国师进去, 并打定主意绝不走开,免得出什么事。 不过被禁军围了些日子,英王府内rou眼可见的萧条了不少, 李禹和傅砚跟着英王府的管事入内,路上李禹正琢磨国师大人亲临此处究竟有何贵干,就听见国师问他:“我记得,李统领曾在顾候麾下当过兵?” 李禹猛然回神:“是。” 傅砚又问:“那在李统领看来,顾候是怎样的人?” 李禹斟酌片刻,才道:“顾候功勋卓著,一心为国,乃吾辈之典范。” 傅砚不想听这些虚的,进一步问道:“私下里,她是怎样的人?” 若是熟人这样问李禹,李禹定然要大吐苦水,把顾浮干过的混账事统统说一遍,然而李禹此刻面对的是他并不熟悉的傅砚,他不想和傅砚交浅言深,更不想在不熟的人面前说顾浮坏话,因此只能绞尽脑汁地夸顾浮,把这个问题应付过去。 却不想他夸着夸着,突然开始走心,还换回了旧时对顾浮的称呼: “……将军仁善,会让文书替军中将士们写家书寄回去,提拔下属也从不看出身,不过她也十分严苛,但有违反军纪侵扰百姓者,惩罚往往要比上一任统帅定得更重,因此军中纪律严明,北境军在几个边境城里的名声也比原来要好不少,不仅搜查细作不会像原来那样惹得城中百姓怨声载道,还有会人专门来报信,为我们提供形迹可疑之人的线索。她还常说,北境军是守卫北境百姓的人,那便不该拿着守卫之人的身份反去欺压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