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第2/3页)
想的过多了吧?” “是吗?没准今年春闱的主考官就是她,那样一来阿姊还能成为她的学生呢。” 临街的茶馆二楼雅间也对坐着两个穿襕衫的读书女子,年龄相仿,其中一个端着一碗同伴点好的茶走至窗边,眼里印着仪仗队里的金晃晃,“綦天下之贵,一人而已;是故环拱而居,备物而动,文谓之仪,武谓之卫。” 同伴也随着坐起并肩于窗前,“我瞧着那位圣人便不用这仪仗也能有帝王的威仪吧。” 先开口的人点头,眯着眼睛笑道:“传闻宪宗皇帝儒雅随和,应与这位太皇太后有关系吧,骨子里透着异于常人的坚毅。” “哦?”同伴笑道:“抵死缠绵的爱欲也终会有消散的一日吧,难敌岁月。” “或许吧,”眯起的双眼逐渐睁开,“孤雁形单影只,只有相思无尽,说不清,道不明,一个情字而已,”不禁悲叹道:“困了多少人一生哦。” 同伴摇头道:“你呀,少听些说书人的胡诌,谁知道上位之人的情感里到底掺杂了多少利益,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管他真假,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听着旁侧率真的话,她便注视着长长的仪仗队不禁叹道:“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端茶的女子吃了一口茶后应道:“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旋即又愣了愣,“要打仗了?” 众将士排列齐整于南郊的金明池附近,外围有不少围观的百姓,许崇炬登上金明池北边临水殿的高台架起画布。 将领队伍里有不少是这些年武举提拔上来的新军官,其中排列在一起的几个年轻将领议讨论着阅兵之人。 “萧兄的姑母不愧为一代巾帼。”与萧燕归同科登第的几个同僚搭话道,身侧的云骑尉其父为掌率三军的上将,而亲姑母则是掌权的太皇太后,结发妻子的同胞长姊还是当今皇帝的嫡母,可谓之名副其实的权贵。 萧燕归听明白了意思便不予理会的冷眼道:“奉承的话少说些吧,萧某人觉得把这忠心留在日后的战场上比较好。” 随着马蹄声与军士们的呐喊声以及最后压轴的火器,经过十余年改进,火炮的准头以及射程都有所突破,火炮对准演练所用人为堆砌起的山头,萧幼清下令命禁军先过去查探山头,确定无人后才命神机营的都指挥使挥旗。 几声巨大的炮响使得大地为之震动,堆砌起足有数丈高的山顷刻间被夷为平地,国朝的强盛便激起了一些文人的爱国情怀,为国盛而欣喜。 一群被山摇地动吓到的文官抖着手脚,虚了一口气摸着额头上的冷汗,“这要是一炮轰到城中,得死多少人啊。” 围观的百姓中有不少外商与定居在中原的外邦百姓,皆为此次阅兵感到震撼,火.器的力量以及杀伤力是盔甲所不能抵挡的,无论有多坚固。 ——垂拱殿—— “太皇太后,翰林图画院侍诏许崇炬求见。” “宣。” 许崇炬从弟子手中将画接过,旋即抱着画迈步进殿,“臣许崇炬叩见太皇太后,愿太皇太后万福金安。” 萧幼清身侧替她批写折子的魏国大长公主便退到了一旁,许崇炬又道:“见过魏国大长公主。” 许崇矩呈画奏道:“依太皇太后吩咐阅兵图已作好。” 如华从殿阶上走下,“给我吧。” “是。” “娘娘。”随后与内侍合力将其展开。 萧幼清盯着凝视了许久,画作以穿金装甲的人为中心,金戈铁马,六军同列,阅雄兵百万。 “奎光。” 赵平走上前,“小人在。” “将阅兵图送至永兴陵烧与宪宗吧。” “是。” 宣化六年初以开封府尹卫如华兼任知贡举,此榜本科廷魁由女子所得。 宣化七年春,卫宋出兵西洲,以卢山郡公、怀安军节度观察留后霍青与淮阳郡公萧云泽共同为兵马大元帅执掌帅印出兵西伐,其长子萧燕归随父出征,萧幼清于后方主持局面出谋划策,备数匹千里马作为朝廷与前线通信的国马。 宣化九年秋,大军压境都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