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页 (第1/3页)
自从昨天和那个安王聊过几点赈灾方法之后,这几人就殷勤了许多,甚至那个安王对他都极为礼遇。 许锦逸怎么说也算是活了百年,那能不了解这几个人的心思。郑荣瀚昨天表现的对赈灾无从下手,哪还能真的就无从下手?否则朝廷怎能派这种人来赈灾? 旱灾波及的地域太为广阔,朝廷此时必定手忙脚乱,求贤若渴。但赈灾最忌纸上谈兵,赈灾大臣到了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找熟悉受灾地具体qíng况的当地居民了解qíng况,商讨具体的赈灾措施。 郑荣瀚初到此处,正值用人之际,或许自己在他眼中,就是一个稍有才能的当地居民。 而他的表现或许也令安王颇为满意,安王才会以礼相待,甚至不惜以先生相称。 在原主的记忆力,皇族郑氏对百姓真的没话说。其一,在邻国肆扰之下,皇族主站,并派军一举取胜邻国,给边境带来了几十年的安宁。其二,朝廷平时所受赋税也是历史最低,百姓们着实过了几年好日子。其三,律法对贪官污吏的惩治制度极为qiáng悍,官员们虽算不上两袖清风,也算是数个朝代中贪的比较少的了。 只是再好的政权之下,也避免不了天灾人祸。 安王从正屋出来,一看见许锦逸便十分热切,先生考虑的如何了? 小女还不满两岁,平日里离不得人。 安王见许锦逸有所松动,顿时大喜道:先生放心,小王即刻为令嫒找一个处处妥帖的奶娘,打理令嫒的一切事宜。另外,令嫒可以和先生一起搬到县衙,先生白日里助我赈济灾民,饭间与晚上也能与令嫒尽享天伦。 瞥到郑荣瀚眼中的期待,许锦逸最终点头,麻烦王爷。 既然答应了安王,许锦逸便一心一意助他赈济灾民。他酷爱历史,对古代的著名旱灾典例莫不熟读了百遍,又结合了原主的记忆,竟是屡屡献出奇计,使安王的赈灾之路越发平坦。 本来那两位属下也是看在主子用人之际才对许锦逸稍稍礼待,经过十几日的相处,却是因他的计谋和胸怀而深深糙民服,先生二字出口,也已是口服心服。 这日,县衙正厅,许锦逸正在安王及知县等人面前陈述赈灾善后事宜。经过上至安王下至小吏的努力,赈灾形式一片大好,第一批粮食已经发放到灾民手中,可维持灾民半月温饱,第二批规模更大的粮食也正在前来的路上,如果发放顺利,百姓们度过这个冬天,完全不成问题。 许锦逸将自己的计划一一现于人前,条理清楚简洁,即使是络腮胡子那个糙莽大汉也能听得明明白白,其他与他共事半月的官吏,也俱是一脸狂热的望着他。 安王坐在一旁,拄着脑袋注视着那个如太阳般耀眼的小先生,心中翻涌着guntang的满足与自豪。 他空前未有的庆幸,那日一个念头跟在小先生身后,竟发现一颗如此璀璨的明珠。当这颗明珠表面的尘土一天天被擦拭gān净,它闪耀着的光辉,如此令人沉迷。 第19章 农夫(四) 今日的议事完毕,几个官吏意犹未尽的告辞离去,厅内只剩了许锦逸和郑荣瀚两人。 王爷,糙民还要去前院看看,您请便。许锦逸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着郑荣瀚稍一拱手,便要走出正厅。 等等天赐,本王与你同去。郑荣瀚盯着许锦逸出神,听到他的声音随即站了起来,和许锦逸并肩而行,这个时候百姓应是正在领取粮食,本王也一同去前院看看。 不过几天,原本的先生就变成了天赐,小王也变成了本王。许锦逸却并未有任何不满,反而还觉得这样舒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