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节 (第2/3页)
,你明日能赶回来吗?” 姜浮宁斩钉截铁,“见到她我便回来。” 嘉让点点头,“那我随你一同前去吧,我先与廖译员告个假。” 姜浮宁让阿喜留下告假,自己就先行一步,看看能不能提前赶过去探得宫外巡城士兵的口风。 嘉让与阿喜一同告完假就雇了一辆马车,阿喜赶着马车一言不发,实在是应三郎太俊秀了,比自家公子还好看不止,怕自己一直盯着她因此失礼,便一路沉默。 反而是嘉让有些闷不住,问阿喜,“这徐姑娘是何许人也?” 阿喜怔愣了一会儿,这可是她与自己说的第三句话了。 “徐姑娘是桐江郡青山县人,来檀京投奔亲友的,我家少爷与徐姑娘亲友家中的大少爷是同窗,故而相识,徐姑娘很会养花,我家三爷从地方上升迁回京,带了几盆奇花异草,却不适京中气候,就招来徐姑娘做侍花师。” 嘉让顿时感了兴趣,这徐姑娘还真是不一般,“那这徐姑娘的闺名你可知?是个怎样的人呢?” 阿喜立马一脸戒备,虽然他对应嘉让很是有好感,但是这姑娘家的闺名哪能随便与人说?更何况徐姑娘还是少爷喜欢的人,就更不能说了。 嘉让见阿喜一脸为难,两只绿豆眼已经皱成一团了,便起了逗弄的心思。 “不说?那让我来猜一猜。我猜,你家少爷定是喜欢这徐姑娘,而这徐姑娘呢,竟胆大包天去拦御驾,与你家少爷虽在同一屋檐下,却并未与你家少爷商量,可见,是你家少爷一厢情愿,人家姑娘压根就不喜欢你家少爷。对还是不对?” 嘉让可是对自己的推理能力信心满满的,特别是绯闻这一类,推理起来简直是得心应手,要不然怎么那么招姑娘稀罕。 阿喜一脸惊恐,这个应公子是不是打探过姜府?但转念一想,并不十分傻,确实是今天少爷表现得太明显,都能用失态二字来形容了。 “应公子,你可不能说出去,我们家少爷这几日一直帮您,您可不能坏公子名声...” 嘉让:“......”我是那样的人吗? 姜浮宁在宫门落钥之时正好赶到了燕翅楼下,遥遥望见几位身着官袍的大人从掖门的东偏门出来,有一位还是之前来姜府拜访过三叔的漕运使。 姜浮宁立马上前,知道他们应该是见过徐姑娘的,不然皇上也不会这么晚来召见几位漕运大人。 姜浮宁连忙上前见礼:“左大人,晚辈姜浮宁。您还记得在下吗?” 左大人微眯着眼睛,好似不太记得这号人,但却有些许模糊的印象。 姜浮宁不等左大人问询,虽然不太有礼貌,却还是直接开了口,“晚辈的三叔是姜奉政。” 左大人恍然大悟,“原来是源礼的侄儿啊!可是有什么事?” “还请左大人借一步说话。” 左大人不明所以的跟着姜浮宁来到旁处,让同伴先回去。 “左大人,不瞒您说,今日阻拦圣驾的女子与我相识,皇上有说如何处置于她?” 左大人明白了姜浮宁的来意,“哦?那位徐姑娘倒是位胆色过人的女子,你也不必惊慌,她不会出事的。” “左大人,此话怎讲?” “我也不瞒贤侄了,更何况姜奉政现在被派往江淮两地。那治水之策确实有不妥之处,卢大人他们并未发现,还是这徐姑娘学过侍养花草,又是江淮人,得知那江淮上游的地质变化,才发现其中偏差,这可是大功一件呐,不知救下了多少百姓。徐姑娘这辈子是功德圆满了。” “多谢左大人告知,不知皇上何时让徐姑娘出宫?” 左大人老神在在捋了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