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节 (第1/3页)
册立东宫之事还未正式提上日程,就这么被悄无声息地按了下去。 消息传到显国公府上,沈岸一面为早早拒了这门亲而庆幸,一面又为女儿瞒着他,同戚展白私会而气得眉毛胡子乱飘。 他将她送去别院,是为了让她享受风花雪月的?这要传出去,她姑娘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索性也不要她反省了,招回家,戳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最放心。 可前脚马车刚进家门,后脚宫里就来了圣旨—— 月底是太后五十大寿。自前年起,太后便一直缠绵病榻,今年开春才将将有所好转。陛下是个孝子,为给太后消灾降福,不仅大赦天下,还预备在宫中大摆筵席,为她老人家热热闹闹过个寿辰。 沈家居帝京名门之首,受邀名单上自是赫然有名。 这样大的排场,照理,应是由林氏领着沈黛一块过去。奈何这几日,林氏旧疾复发,且得在家中好好静养几日,只能让沈黛代表沈家独去。 六月末七月初,正是盛夏暑意最嚣张的时候。大日头照得满世界泛白光,檐瓦绿植都像涂了层油蜡。 太后怕热,早就在立夏的时候,寿康宫里的所有门帘就都换成了金丝篾的卷帘。竹篾清爽怡人,风吹过来,篾条边缘叩着抱柱,发出一串细而绵长的轻响,很有夏天的感觉。 沿着长廊刚行至屋门口,沈黛便听见一声尖锐的女子笑声,当下便皱了眉头。 太后一向喜欢清静,每回姑母过来看望,都压着声儿说话,生怕惊扰了她老人家休息。放眼整座皇城,敢在寿康宫这般没规没矩、放声大笑的,就只有一人—— 淑妃元韶容,亦是苏元良的生母。 论相貌,她算不得顶尖的美人;若情分,陛下待她也并不深厚。怎奈陛下子嗣稀薄,她生养皇子有功,且又是个八面玲珑的性子,在后宫混得风生水起。尤其在姑母缠绵病榻的这几年,她奉旨协理六宫,一日日经营下来,势力几能与姑母平分秋色。 苏元良能在兄弟几人中脱颖而出,多半还要托赖这位好母亲的帮扶。 这么巧,前几日才苏元良才闹出了事儿,自己一进宫,还没见着姑母呢,就同淑妃撞了个正着。说不是刻意来堵她的,她都不相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倒要瞧瞧,这对母子还要玩什么把戏。 * 太后同宫里的其他贵人不同。她不喜烟熏火燎的感觉,居卧里从不点熏香,只命人在美人觚里插几支当日新折的花枝,取一段自然香,颇有种“闲云野鹤”的意境。 沈黛进来的时候,她老人家正倚着南窗边的云头榻,由宫人喂药吃。 元韶容坐在旁边的玫瑰椅上,含着笑,絮絮同她老人家说话。 越是容貌生得普通的人,就越注重打扮。穿一身金,戴满头银,浓妆艳抹,妄想凭这些手段弥补先天缺憾,同那些天生丽质的美人争个高下,却不知过犹不及。晌午的阳光透窗照进来,直要将她反射成第二个太阳。 沈黛不由眯起眼,眉心微微挤出了个“川”字。 太后神色也淡淡的,垂着眼皮不着半字,显然对她的话不感兴趣。 元韶容也不见恼,表现得越发殷情,伸手去拿药碗,“还是臣妾来伺候您吧。” 这时候太后倒是开了金口:“不必。” 埋首继续吃药,瞥见沈黛站在屏风前,她扬了眉,眼底终于有了真切的笑,拍着榻上的空处,“昭昭来了?快,到皇祖母身边来。” 太后是个慈祥的老太太。沈黛小时在宫里小住,皮得很,没少跟苏清和结伴惹事。每次姑母生气,都是太后帮她兜着,疼她就跟疼自己亲孙一般,还特许自己唤她“皇祖母”。 更要紧一宗,太后闺姓戚,是戚展白祖父的嫡亲meimei。 念着这层关系,再去听这声“皇祖母”,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莫名多了一丝旁的味道。 沈黛心底起了涟漪,乖乖应了声“好”,迈着莲步,从元韶容面前移过去,挨着太后坐下,自然接过宫人手里的药碗和汤匙,亲自喂她老人家吃药。 太后双眼乐成了一道缝儿,抚着她脑袋,叹道:“你母亲说得没错,昭昭当真是懂事了不少。” “那是皇祖母教导得好。” 太后“咯咯”笑得开怀,“这人是懂事了,嘴巴怎还跟小时候一样贫?” …… 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