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2章 改任睦州校尉 (第3/4页)
饶是沈柏活了两世,在听到这句话以后,胸口都忍不住涌起万丈怒火! 那些退伍的将士,可是跟镇国公上过战场,杀过外寇,为昭陵抛洒过血汗的人啊,这些人怎么能又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事!? 顾恒舟惊愕得说不出话,赵彻也微微睁大眼眸,放在桌案上的手忍不住紧握成拳。 沈柏的心智到底比两人成熟许多,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勉强平复下来,尽量平静的问张大海:“校尉营中应该有从战场退下来的将士名单,可有保存下来?” 张大海说:“已经被烧了。” 沈柏点点头,平静的看向赵彻:“殿下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赵彻掀眸和沈柏对视,却只从她眼底看到一片暗黑的森冷。 那些从边关退下来的兵,会由京中专门派人手送回故乡,而且兵部每年都会派官员到各地验兵巡视。 孟鹤龄敢私吞,便是把上上下下这么多人都打点完了,这些人被封了口,对朝廷保持缄默,所以朝廷什么声音都听不见。 孟鹤龄罪该万死,这些隐瞒不报的人难道就不该死了? 可这么多人,充斥着朝廷上下,若全部都要斩杀,只怕尸体都会垒成山。 昭陵有句话叫法不责众。 就像今晚,他们明知道校尉营这么多人都是助长睦州不正之风的帮凶,但他们不能把校尉营的几万人马全部杀了来慰藉那些无辜死去的亡灵。 良久,赵彻冷声说:“退下!” 张大海踉跄着起身退出营帐,赵彻看了沈柏一眼,抬手挥了挥,示意她也退出去。 沈柏默不作声退出营帐,出去德尔时候,有冷风从外面卷进来,桌上的烛火颤巍巍的晃了晃。 帘子放下,烛火恢复稳定,啪的一声炸开一粒微弱的火星。 赵彻掀眸看向顾恒舟:“这件事,行远怎么看?” 赵彻自幼学的是御下之术,治国之道,治军这种事还是顾恒舟比较拿手。 顾恒舟胸腔怒火攒动,灼烧得厉害,他很想立刻拔剑出去砍几个人的脑袋泄愤,但理智最终还是战胜了冲动,他绷着脸咬着牙冷声对赵彻说:“凡是营中百户长及以上职位的人,均以军法论处,斩首示众,其他人杖责五十,以肃清风纪!” 在校尉营的不是一百人一千人,而是四万之众,这些人不是木头,他们有血有rou,活生生的,有自己的脑子,但凡有点血性正气,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孟鹤龄为祸一方。 他们绝不无辜,只是就这么直接死在这里,实在便宜他们。 顾恒舟掀了衣摆在赵彻面前跪下:“这群人劣性难除,朝中新任命的校尉恐怕难以压住他们,回京以后我会向陛下请命,改赴睦州做校尉!” 灵州是昭陵最富庶繁华的地方,也是兵器粮草最充足的地方,当年镇国公就是在这儿练出来一支无往不利的精兵,守得昭陵几十年的安宁。 睦州的条件各方面都和灵州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若是不知道的听到顾恒舟被任命来睦州做校尉,只怕会怀疑是不是皇室对镇国公有什么不满,故意刁难。 赵彻眸光晦涩的看着顾恒舟:“行远是昭陵最有能力的将才,你要因为意气用事,毁了自己的前途吗?” “微臣绝不是意气用事!”顾恒舟一头磕在地上,“微臣用性命担保,不出两年,微臣会把这群人打磨成一把无坚不摧的剑,微臣会让他们在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为他们曾经的不作为赎罪!” 为将者,心要如铁,血要如冰,这样才经得住生死,扛得住刀光剑影。 顾恒舟之前不觉得自己能做到这样,今日却觉得这也没什么难的,这群人,本就不是什么善类,为国战死,是唯一让他们活下去的理由。 顾恒舟的态度很坚决,赵彻一时被震住,想了一会儿说:“本宫回京之后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行远若执意要来睦州,本宫腾不出手来给你调配物资和人手,如此你也还愿意到睦州做校尉?” 在瀚京锦衣玉食的长大,到军营做校尉已经够苦了,若是再到睦州做校尉,简直和受刑没什么区别。 赵彻本以为顾恒舟会犹豫一下,没想到他话音刚落,顾恒舟就开口说:“微臣愿意,之前的校尉什么待遇微臣就什么待遇,殿下不必优待微臣。” 顾家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被特意关照,因为那是对他们能力的质疑。 话说到这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