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7节 (第1/3页)
陶缇道,“左相涉嫌造反之事,母亲应当有所耳闻了?” 张氏嗯了一声。 陶缇默了默,深吸一口气道,“我听说,府中与周家走得很近……” 话说到这里,张氏也明白了。 她抬起眼看向陶缇,嘴角扯出一抹笑容来,“阿缇,不必弯弯绕绕的,你想说什么,我都知道。” 陶缇怔忪。 张氏抿了口茶水,放下茶杯,叹了一口气,“我之前劝过你父亲,可他鬼迷了心窍,就是不肯听。既然他对我们娘俩无情无义,咱们又何必还挂记着他?他虽然是你父亲,但这样的父亲……不要也罢。反正我也与他和离了,侯府要是真的倒了,你日后想回娘家,就来我的宅子。只要我还活着,你就是有娘家的!” 见她想得这么开,陶缇一颗绷着的心也放松不少,之前她还担心张氏会念些旧情—— 毕竟张氏是个与勇威候一起生活了快二十年的古代本土女人。 这个反应,陶缇喜闻乐见,面上却不显,只轻声道,“殿下说了,他会看在我的面子上,留勇威候一条命。” 张氏放下茶杯,嗤笑了一声,“他那人最好虚荣面子,夺了他的锦衣玉食,只留他一条贱命,相比于直接杀了他,更让他难以忍受。” 她眯起眼眸,嘴角的笑容愈发嘲讽,“他自己选了这条路,之后落到个什么下场,都是他自作自受,管不着我什么事。倒是你,阿缇,你切莫为了这事与殿下生出龃龉,伤了你们之间情分。” 陶缇点头,朝她轻笑,“嗯,我知道的。” 两人又坐着闲聊了一盏茶,阳光式微时,张氏起身告退。 陶缇亲自将她送到殿门口。 目送张氏上了马车后,陶缇刚准备转身回去,听到身后倏然传来一声唤,“阿缇。” 陶缇脚步顿住,缓缓转过身。 马车上,张氏掀开半边帘子,露出一张雍容端庄的脸。 陶缇疑惑,“母亲还有事么?” 张氏没说话,只定定的盯着门口这个娇小柔美的小姑娘,眼波微动。 一模一样的脸,可是不到一年的时间,那周身自信大方的气度,再不是出嫁前的模样。 半晌,张氏才挤出一个笑来,“没事,没事。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刚才还想叮嘱你两句,这会儿又给忘了。” 她朝陶缇摆了摆手,“好了,你赶紧进屋去吧,我也走了。” 陶缇也没多想,朝她点了下头,就转身回去了。 张氏放下车帘,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收敛,嘴角的弧度与眼中的光芒一起沉下。 静了片刻,她垂下头,以手掩面,呜呜的哭出声来。 …… 七日后,刑部与大理寺共同上书,实锤左相周平林暗藏兵器甲胄,结党营私,有造反之意。之后,御史台诸位御史也联名弹劾周家大不敬、谋逆等十六项重罪,要求昭康帝秉公处置周家及其党羽。 裴长洲还试图在朝堂上替周家求情,昭康帝大怒,毫不客气的呵斥了他一顿,半点面子都没给他留。 裴长洲被骂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耷拉着脑袋,憋着一口气不甘的退下。 等御史弹劾勇威候府时,裴长洲顿时幸灾乐祸起来,悄悄打量着上首的裴延,心道:你不是与陶缇那贱人感情深厚么,如今你岳丈出了事,看你怎么办。 大殿之中不少人抱着与裴长洲一样的想法,皆朝太子投去目光。 却见太子不急不缓的站了出来,面容沉着冷静,拱手对昭康帝道,“父皇,勇威候府虽是儿臣的岳家,但侯爷干出此等大逆不道的糊涂事,儿臣与太子妃皆失望不已。太子妃明事理识大体,希望父皇能秉公处理,不必因着姻亲的缘故,失了公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