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416节 (第1/2页)
“罪臣枉顾皇恩,忧心难安,为全国朝律法,罪臣戴枷请罪。乞请殿下持天子令,赐罪臣死罪矣。” 裴本之的声音很洪亮,几乎是贯穿进了县衙里面。 从县衙里赶出来的随行官员们,走到了衙门口外面的时候,正正好是听到裴本之这一段请罪陈述。 众人面面相觑,不免对跪在衙门口的裴本之多看了几眼。 这人竟然是个认死理的? 所有人都默默的想着。 朱允熥却已经是轻笑着摇头走下台阶,踱着步子走到了裴本之面前。 他左右来回的踱着步子,然后定在裴本之的眼前,歪着头蹲下身子,手掌却伸向了一旁的陈留县典吏。 典吏不知,一时茫然。 朱允熥也不气恼,开口道:“枷锁上的钥匙。” “哦哦哦……” 典吏面对皇太孙,一时间慌乱不已,双手在身上胡乱的划拉着,半响后才从袖子里掏出了一柄钥匙。 朱允熥接过钥匙,在裴本之的皱眉注视下,慢慢的打开枷锁。 随后,朱允熥更是要亲自为裴本之取下枷锁。 这时候一旁的典礼终于算是惊醒了过来,赶忙弯着腰低着头上前,为自家倔驴子县尊身上的枷锁取下。 朱允熥则是微微一叹,拍了拍枷锁,看向眉头紧皱的裴本之。 “你是大明朝的良心。” “孤不会杀你。” “大明朝也没有人能治罪于你!”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对劲的开封府 在官场上固执的人,总是会格外的引人注目。 如过去的魏征,又如将来的海瑞。 而现在,也多了一个大明陈留县铁脖子裴本之。 诸如这样的人,大多数时候都不会受到身边同僚的喜欢,手下人也只有长时间的相处后才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而君王对这样的臣子,则是保持着又爱又恨的态度。 他们是一把剑。 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 可以荡清所有的不法和jian佞,但是利剑却是双面开刃,偶尔有时候也会割伤持剑人的手掌。 朱允熥的手掌此刻就按在被去了枷锁,却还跪在地上的裴本之肩膀上。 他的手没有被割伤。 于是,朱允熥弯腰,伸出另一只手拉住裴本之的胳膊,开始向上用力。 衙门下的随行官员们目光有些微动。 而裴本之则是有着更加明显的反应,眼睛里不停的闪烁着,几次张嘴却都没能说出话来。 随后,便是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躬亲臣下,以至于此。 站在朱允熥身后的随行官员们,无不是目露羡慕,恨不能是自己戴上两幅枷锁替了裴本之跪在下面。 潘德善则是目有所思。 自己要治河,除了朝廷的支持,还得要有地方上官府和官员的支持。毕竟相对于黄河而言,朝廷实在是鞭长莫及,一件事情来回就得大半个月一个月的时间。 裴本之能得太孙躬亲搀扶,这县令的官位,不久之后大抵就是要升一升的。 于是潘德善便多看了裴本之两眼。 “罪臣,谢殿下!” 被搀扶起来的裴本之喉咙里哽咽了许久,终于是情感真挚的口出谢言。 朱允熥默默一笑,转过头看向衙门下的随行官员们。 他挥了挥手:“都自去忙吧,孤与这位名声在外的铁脖子聊聊。” 随行官员们今天接二连三的饱受刺激,带着能再一次淹没了六府之地的醋水,一一离去。 朱允熥看向裴本之:“罪臣之言不可再说,随孤入衙,说一说你陈留县的事情。” 裴本之这时的脑海中,还充斥着刚刚那些离去的随行官员眼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神色的画面。 听到皇太孙的招呼,裴本之愣了一下转过头,便见皇太孙殿下已经是走到了台阶上,他当即提起衣袍,伸脚小心翼翼的在地上左右剐蹭了两下,随后才踮着脚走上台阶。 回到县衙里,雨田已经是收拾出了一间茶室。 瞧着左右原有的装点便能看得出,此处过去大概是多受曹智圣喜爱待的。 朱允熥径直坐在椅子上,抬头看向肃手站在眼前的裴本之。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的人,你算是一个异类。” 朱允熥当先第一句话,便让裴本之心中一跳。 只是很快便又反应过来,裴本之默默一笑:“臣只是不懂得做官罢了。” 朱允熥沉默了下来,注视着这位入仕近十年,却一直原地踏地,都不带挪窝的铁脖子,忽的一笑:“不懂做官没事,只要懂怎么为百姓做事就足够了。” 说完之后,朱允熥抬抬手,示意候在一旁的雨田烹茶。 他则是对着裴本之招招手:“且坐下吧,孤这里不必受你的那些规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