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429节 (第1/2页)
周荣的眼睑微微下沉,他想到了很多年前,自己还是少年郎,在家乡读书时的模样。 那时候,横渠先生的警示名言,已经传响了很多年,而自己亦是最爱那几句话,远甚圣贤之言。 只是后来,自己读的书越来越多,做的文章也越来越多。自己成了童生、成了秀才。 再然后,就是成了举人,又一路走进了两榜进士的金榜上。 那时候方才国初,万物更始,自己对官场、对民生还一无所知。全凭着先生的警言,自己的满腔热血,成了大明朝在河南一县的小小县令。 经年一晃。 至今,已过了二十多年,自己也坐在了河南道布政使司衙门左布政的位子上。 这几年,河南道右布政使空缺。 自己几乎成了河南道说一不二的存在,挥臂一指,便是万民往来之处。 乃至今日。 周荣忽然生出了一股如梦如幻的感觉来。 “来人止步,报名听召。” 一名肩头落着灰烬的锦衣卫官兵,手持绣春刀,挥臂挡在了周荣的眼前。 周荣闻声抬起头,从唏嘘追忆过往中醒来,脸上下意识的露出从容的笑容。 周荣展臂挥袍合手,面向院墙屋舍被一一推倒,端坐在火龙高楼不远处花坛下的那道年轻的身影:“臣,大明正奉大夫、正治卿、河南道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周荣,参见钦赐监国皇太孙殿下。” 四下无墙,只一只握刀的手臂,将一名封疆大吏拦下。 “进。” 火光里,传来了一道平静的声音。 周荣微微抬头,并非是皇太孙的声音,而是站在旁边的那名身形微胖,亦是身着团龙袍的少年郎。 这便是燕王世子了吧。 周荣心中想了想,眼前的横臂已经落下,他便提起脚步,走进倒下的院墙内。 这时的周荣才看到,身上官服不整,跪在地上的开封府知府上官文虎。 原本还只想躬身作揖的周荣,只能是抖起衣袍,在上官文虎前不远处跪拜下来。 “臣周荣,参见皇太孙殿下。” 朱允熥抬起头,看了眼还不曾倒下的高楼,侧目看向跪在一旁的河南道布政使周荣。 “来了,且等人都到齐,再饮茶吧。” 周荣心下不由一沉,这不是一个好消息。尽管皇太孙目下并没有表现出愤怒或是不满的言论,可仅仅不曾叫起一名封疆大吏,便已经透露出了所有的不满。 周荣不由抬起头,再一次看向坐在花坛下的皇太孙。 只见在另一边,一张硕大的桌案上,摆放着一只只茶杯。虽然因为高度原因,周荣不曾能看到茶杯里,却知道那里面必然早已盛放好了茶汤。 而越过桌案,廊下那二十一具尸骸,至此还被空悬凌空,随着热浪和风,诡异的轻轻摇摆晃动着。 未用多久,周荣的身后已经传来了河南道提刑按察使潘伯庸的报名声。 少顷,潘伯庸便跪在了周荣的身边。 两人默默的对视了一眼,眼底是藏不住的担忧。 高楼不断的发出一声声的爆响,伴随着一名名到场的河南道官员的报名参见声。 火光如月影一般,倒映在周荣等人眼前的地面上。火星宛如夏日萤火虫一样,从他们的眼前飘过。 空气中的烟味愈发的浓郁了起来。 而河南道的官员,还在一个个的走进来,报名参见,而后跪拜在地上。 “……” “臣,河南道布政使司杂造局副使参见皇太孙殿下。” 当最后一名河南道官阶不入流的官员跪在人群的最后面时。 朱允熥终于是双手撑着膝盖,从花坛下站了起来。 他抬头举目望向火光已经通体由赤红变成白炽的高楼,脸上微微一笑。 “楼要塌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好似是在说着一件相隔万里之遥外的事情。 周荣和潘伯庸两人却是心中一跳,下意识的抬起头,看向已经烧了大半个时辰的高楼。 仅仅只是一眼,两人便已经是瞠目结舌,面露惶恐。 只此之间。 空气忽然愈发的扭曲纠缠起来,无数爆炸声从高楼里发出,巨大汹涌的气浪,一团团的迸发出来,带起一片片的漫天火星。 地面开始了震颤,轰鸣声直击人们的耳蜗。 白炽的火龙,开始不断的发出一声声的咆哮声,似乎正在不断的突破着大地的封印和镇压,向着星空银汉上飞奔逃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