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子 第533节 (第2/3页)
奏章向后一靠。高仰止则是转过头,今天文渊阁外头的风景甚好。 虽然外头啥也没有。 徐允恭眉川加紧,沉吟良久。 自从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年年征伐,中原大乱。前宋的建立,随着皇帝的一杯御酒,让那些开国的将领们解甲归田,武人就成了被文官们可以随意指使的对象。 如今大明立国二十八载,所幸朱家的皇帝不似赵家的皇帝那般凉薄。这些年,朝堂上人来人往,大明淮右那一批人,也有不少因罪而诛。 但皇帝终究是没有真的亏待过武人们的。 只不过,朝堂上的掣肘和压制,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如今大明已经在早几年前就开始了对外征讨,开疆拓土。且已经证明,国朝不存在穷兵黩武,战争亦是可以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的。 也正是有了南征大军和镇倭大军的存在,复行秦法军功爵,才有了实证和底气。 如今大都督府要从兵部拿回权力,中间的摩擦必然很多。 徐允恭微微颔首,眯起眼睑:“洪武二十六年,陛下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有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又增交趾道、占城道,卫所十。凡上种种,若以内外卫及守御千户所而论,兵部尚需四百余军纪官吏下行。 大都督府自是会全力配合,严正军纪,剔除军中害群之马。但陛下也有口谕,将士们是用来征讨作战的,得要懂得军阵的将领去统御。 兵部下行军纪官吏,当须知己身职责所在,莫要行那军阵图纸之事。” 这是表态,也是警告。 任亨泰没有反驳。 事实上,前宋文官们拿着军阵图纸,要求前线的将领依照阵图打仗,在他自己看来,都是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前宋防备武人至此,果该忘了。 任亨泰只是平静的回了魏国公一句:“兵部尚书茹瑺,是个做事明白的人。” “咦!” 忽的,躺在凉椅上翻阅着奏章的解缙,嘴里发出一声疑惑,旋即猛的从躺椅上坐起。 高仰止当即抬头看向恩师:“可是哪里出事了?” 任亨泰和徐允恭也纷纷侧目,看向脸色古怪的解缙。 解缙将奏章放在了桌上,看向几人:“先前曹国公就上了奏章,今岁第二季度的金银不日就会发运,预期黄金五千两,白银八十万两。” 任亨泰有些不解:“曹国公那道奏章,我是看过的,现在是短缺了?” 解缙摇摇头。 徐允恭则是很直接在在高仰止前头,将奏章抢到了手上。 少顷,徐允恭皱眉开口道:“李九江上奏说,倭国沿海,近来又有海患出现,恐朝廷运送金银船只遇袭,奏请朝廷调动水师,游曳于山东道及倭国之间。” 任亨泰当即皱眉开口:“海上现在哪里还有海患!哪里还有倭寇!他李九江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刻,任亨泰心中已经想到了种种可能。 李九江想要私吞金银! 亦或是,镇倭大军那边出了事,致使今年的产出可能会受到影响,而镇倭大军那边则准备以海患为借口,寄希望于躲避朝廷的问责。 镇倭大军的产出,如今在朝堂之上占据了很大的分量。 这一份收入,朝廷丢不得。 一想到镇倭大军的产出可能会有影响,加之现在朝廷种种革新,地方上一样样的大工程,任亨泰不由的头皮发麻。 朝廷财政可千万别才好过了几年,就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继续那四处找钱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