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1页 (第1/2页)
她其实并不太擅长煲汤,毕竟以前在陇西日子过得贫寒,能有笔墨纸砚已是奢侈,哪可能日日喝汤吃rou让她来煲,况且,她小时候养过一只鸡,对那只鸡非常喜欢,几乎是玩伴一般,因为这个,她一直不吃鸡rou。 但身为太子妃,顾锦沅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学一学,哪怕自己不吃,也可以给别人吃。 于是在染丝的协理下,在浪费了两三只鸡后,她终于成功煲了一份鸡汤。 她看着那鸡汤,并不太多,不过汤色极好,引人食欲。 她便舀出来一些给染丝尝了尝:“如何?” 染丝尝了一口后,略犹豫了下:“是不是火候不够?” 顾锦沅挑眉:“火候不够?那也好,我再炖炖吧。” 染丝忙点头。 如此好不容易又炖了一番,想着应是好了,恰好看看时候不早了,便当即命宫娥装进了汤罐中,打算亲自送过去给太子。 她这么费心思熬出的汤,也是希望亲眼看着他喝下的。 如此,她命宫娥捧着那汤罐,一路过去了正阳殿外,问起来太子何在。 正阳殿外的太监一看是太子妃来了,自然不敢怠慢,忙进去请示。 恰好这个时候太子正在批看奏折,又和皇上讨论起这次辽东的旱灾一事,听闻说太子妃来了,面上虽然不动声色,但是显然是有些心不在焉起来,眸光偶尔间还看向旁边的窗子。 皇上看着自己儿子,讨论政事的时候还是一派的沉稳,结果一听太子妃,马上仿佛八辈子没见过女人似的。 当下暗暗感慨,这可真是克星,往日还怕他不想成亲,谁想到见到陆青岫的女儿,竟然是这般着迷。 “既如此,那你先去见一下太子妃吧。”皇上这么说着,恰好到了午膳时候,他也有些饿了。 太子听闻,不动声色地将那些奏折放在书案上,有不急不忙地说了刚才几份需要特别注意的奏折,之后才淡定地辞别而去。 皇上手中捏着奏折,看着自己儿子,却见他先是从容不迫地往外走,待走到门口处时,那步子就大了。 他摇摇头,暗叹了一声,儿子啊儿子,你真是栽进去了。 恰好这个时候旁边的王太监进来,看到这情况,从旁笑着说:“皇上,这是好事,依奴才看,太子新婚燕尔,真是腻歪的时候,再过些日子,皇上且等着好消息吧。” 皇上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当下颔首:“若是如此,甚好。” 其实他不过四个儿子,最小的那个才几岁,当不得大用,长子早早夭折,只有二皇子和太子,但是二皇子那身子也是不济,当爹的心里有数,能够寄予希望的只有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