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页  (第1/2页)
    长公主笔上的墨汁滴到纸张上,她慢慢放下笔问:“所以李煦来找你?”    钟华甄点头,手里抱着暖手铜炉,道:“虽说来人没说什么,但我猜原因大抵是这个。母亲您从不让我掺和进政事,但我常年待在太子身边,听过见过的也不少,京城可能不太平,我不能离京,母亲可先回青州避一避。”    皇帝对长公主和钟华甄的宠爱不是假的,但青州兵力的强盛却也是真的。    钟华甄父亲留下一堆忠心的将军把守青州,只听她手上虎符的号令,她年纪尚小,被人带歪的话在哪都是一种威胁,打消皇帝顾虑的方法便是同她父亲样选择长留京城。短期之内,她回不了青州,但长公主可以走,皇帝一直拿长公主没办法。    “甄儿,”长公主突然开口,“你父亲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陛下若有危难,他不会选择逃避,我也不会。”    钟华甄沉默,她知道,长公主在这件事中不会出大事,但她自己的情况不一样。    她有了李煦的孩子。    长公主如果在府中,她喝落子汤的事一定会被发现,侯府内的名医不少,只要替她诊脉就能发现。    长公主见钟华甄垂眉顺目,薄唇抿起,别有种媚弱的姿态,以为自己的语气过重,心软了一下,“我知你是担心我,但你父亲专门留给我们的私兵不是吃素的,没人伤得到我。”    威平候爱重长公主,每次出征时都会留下自己的私兵护住侯府。    钟华甄看着她,知道自己劝不动,只能道:“是我想多了,但母亲如果出门,一定要多带些侍卫。”    她私下查的东西查到了张家,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但那事不能让李煦知道,她已经帮了李肇,做事只能更加谨慎。    长公主点头道:“我知道。”    “太子殿下应该到了,”钟华甄轻轻叹口气,“我出府迎他。”    ……    如果早知道会出现今天这种事,钟华甄宁愿每年长途跋涉跟长公主去东顷山躲李煦几个月,也不想像现在这样为挑选落胎时机而烦心费力。    李煦来的时候阵仗不小,钟华甄站在侯府门前,揉揉额头。    虽早已经习惯对这祖宗的大张旗鼓,但每次看到,还是觉得过分了些,也难怪魏函青总觉她待在李煦身边居心不良,若她想仗他的势欺人,易如反掌。    府门外的侍卫跪地迎接,马夫搬出四角圆凳放下,李煦却没下马车,反而是一个太监来请她上去。    钟华甄皱眉,那太监忙小声道:“世子,您别耽搁,快过去吧,殿下生气了。”    她心中咯噔一下,心想自己也没做什么能惹到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