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2页 (第2/2页)
细致。” 楚王快马离了蔡先生的马车。 蔡先生总觉得他家这位王爷是落荒而逃了。 楚王认为自己没有喜欢上许问澜,但不自觉地对许问澜这位优秀的哥儿将军十分关心,他有些想知道许问澜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许问澜地封赏迟迟没来,楚王在守卫谷浑关的时候,还给他皇兄写了封折子替许问澜请功。 活捉了羌人王子,大齐这边士气高涨。 珲日王在孙子被大齐人捉走后,有心和大齐和谈,交换会孙子,但羌人其他部落的首领并不同意。 珲日王上台后,重用的都是和他一样对大齐充满敌意的部落。 这些部落都是抱着和大齐你死我活的心态开战的。 不是他们吞并大齐的领土,将来就是他们被大齐吞并。 他们不同意珲日王为了交换回自己孙子,牺牲羌人部落的利益。 接下来一个月,宁安候指挥大齐军队,相继打败了其他侵犯大齐的羌人部落,羌人内部人心惶惶。 当初被抢走了权利的乌月王一系,趁机发动发动政变,将珲日王一系的人又赶了下来,向大齐递交了降书。 很快,大家都知道了羌人和大齐和谈的消息。 * 御书房,皇帝在和裴尚书谈话,带着老虎头帽子的四皇子坐在一旁旁听。 裴尚书每次见到这样打扮的四皇子,心中就忍不住腹诽,皇上,你已经从四皇子身上赚了够多的银子了,就放过四皇子吧,四皇子已经五岁了,这样的衣服会破坏他的皇子威严的。 但是裴尚书怂,不敢替四皇子出这个头。 而且他小孙女、小外孙都有许多这样的衣服,他老人家其实觉得挺可爱的。 “爱卿的子女个个都是朝廷的栋梁之才,尤其是最小的那个哥儿,为朝廷培养出了一个哥儿将军。” 裴尚书一听这话,就觉得不好,他疑惑地看向皇上,皇上您在说什么呢,老臣听不懂。 皇帝见裴尚书当真不知道裴栖做了什么,让来喜公公将一道奏折递给裴尚书,上面有关问澜发家的经历记载的一清二楚,皇帝在为怎么封赏许问澜的事情头疼。 许问澜是个哥儿,要是封赏他,开了哥儿做官的先河,这是守旧的人都不愿意看到的,许多大臣都激烈地上折子反对。可要是不封,生擒了羌人王子这样大的功劳,朝廷没有表示或者薄赏,如何能交待过去。 皇上本以为许问澜立功的事情是宁安候为了他家嫁不出去的老哥儿策划的,结果让人一查,这功劳实打实就是人小哥儿立的。而且,还是和他家的蠢弟弟一起打的仗。蠢弟弟没有捞到功劳,被人家哥儿抢了头功,竟然还上折子撺掇他给那个哥儿封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