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220节 (第1/3页)
不过按照纪纲的想法,卓敬既然跟道衍有仇,那么道衍没准是想暗示他来解决卓敬? 可偏偏卓敬又是朱棣所看重的人,是重点招降的存在。 朱棣曾评价道“国家养士三十年,唯得一卓敬”,所以这个人虽然死不投降,但纪纲还真不好下黑手,因为要是把卓敬搞死了,若是朱棣哪天想起这人问起来,实在是不好交代啊。 可道衍接下来的举动,却有些出乎纪纲的预料。 道衍在纪纲的亲自引导下,来到了卓敬所在的东侧诏狱监区,然后纪纲被支到了牢门外,听不到两人的谈话。 须发有些斑白的卓敬,抬起浑浊的眼眸,看着来人是自己的老对头道衍。 随后卓老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他起身挺直腰杆,如同一杆笔一般。 卓敬看向进来不言不语的道衍,淡淡地问道。 “不知陛下又有什么话,要道衍大师带给老朽?” 道衍双手合十行礼后,认真说道。 “卓公,陛下怜惜您的才华,上次说您给建文献策离间皇家骨rou,是他一时糊涂,您只是尽了人臣的本分,并非是什么罪过。” 卓老头点了点头,眼睛瞥向了牢房墙上,显然无动于衷。 “陛下也知道您忠于大明,您给建文效忠,说明了您的忠贞,这些陛下都是看在眼里的,陛下也很欣慰。” 毫不夸张的说,在方孝孺拒绝给朱棣写继位诏书后,朱棣就意识到这些读书种子单靠杀戮是杀不绝的,因此非常非常的重视收拢读书人的心,以便为其统治服务。 卓敬这位洪武榜眼,天下有名的大才子,便是朱棣最上心的人物。 有学问、有能力、有资历,如果朱棣能降服此人,那么从庙堂角度将会起到极好的标杆效应。 因此,朱棣之前也数次派道衍这位卓敬的老朋友来劝降。 嗯.朱棣不知道两人的“渊源”。 闻言,卓老头复又点了点头,却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起来,颌下白须都跟着抖了起来。 “历史上的故事,您必然耳熟能详。” 道衍似乎看不到卓敬的不耐,道衍喘了口气,诚恳地缓缓劝道。 “春秋时管仲效忠于公子纠,甚至箭射齐桓公,齐桓公都没有任何记恨,反而拜管仲为相称为‘仲父’;隋唐时魏征是李建成的谋臣,屡次为其出谋划策,被李世民俘虏时更是说‘若是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这与您说的‘可惜建文帝没有采纳您的建议’,是何等相似啊?” “管仲和魏征都效忠于旧主,但他们效忠的旧主却并非是能成就伟业的雄才大略之人,您如果能改变心意效忠陛下,想必以您的才能,一定可以更进一步,成为辅佐陛下开创盛世的功臣,到时候在史书上留下如管仲、魏征一般的佳话,岂不美哉?” 道衍的劝告有理有据,情真意切,若是其他人,想来已经被其劝服,纳头便降了。 然而卓老头只有硬邦邦的一句话。 “道衍大师说完了吗?” 道衍忽然笑道:“陛下托我的话,已经说完了,接下来要说点你我之间的话。” 接下来,道衍和卓敬的谈话持续了很久。 纪纲不知道两人谈了什么,只知道最后道衍交代给他,让他给卓敬换个监区的时候,卓敬并没有反对。 而这个监区,正是姜星火与郑和新换的监区所在的位置! 是的,由于腾出了一批犯人,诏狱开始了新一轮调整监区。 所以姜星火与郑和,被特意放到了另一处非铁门牢房的监区。 纪纲不打算自己思考这件事,而是在办完了这件事且道衍走后,派人上奏给了皇帝。 —————— 今夜月色皎白,清寒的月光透过诏狱的天窗投射下来。 月光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