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459节 (第1/3页)
随后拱了拱手,头也不回地走下擂台去,一秒都不想多待,一句评论都不想发表。 果然是一个回合定胜负。 严格地来说,击败卓敬不是高逊志,而是朱棣。 高逊志敢说这话,属于是为了赢连命都不要了。 台下的众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连哗然都没有,这么多人的现场,竟然静悄悄到只有呼吸声,夸张点说,落针可闻。 这时候大家关心的不是自己赔钱赚钱,而是永乐帝会不会恼羞成怒杀人。 当然了,台下没人敢抬头,去窥探旁边二楼窗户后面“皇帝”的脸色。 但“皇帝”此时已经快急哭了。 “父皇,要杀要剐您说句话啊。”穿着朱棣龙袍的朱高燧不敢回头,小声说道。 “砰” 朱棣把桌案上的杯盏茶水全部扫落在地。 他跟他爹一样,从来不搞什么喜怒不形于色,老朱家的皇帝,生气了就要杀人,从来不憋在心里把自己气出病来。 什么喜怒不形于色,那是没能耐掀桌子的人才玩的。 朱高炽也被吓得缩了缩脖子。 这一幕,似曾相识。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练子宁、景清. 朱高炽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又一个名字。 “父皇息怒,此等狂徒没必要跟他一般见识。”朱高炽赶紧劝慰道。 最终,朱棣还是冷哼一声。 “看在是国师组织的擂台赛的份上,朕放他一马,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高逊志与卓敬的这场关于“义利”的辩经算是结束了,只是朱棣的话,却让不少人心惊胆战起来。 一名身着绯袍的大太监走了下来,警告了高逊志和曹端后,这件事被轻轻揭过。 第三场,是高逊志对阵张宇初,以“王霸”为主题。 这里必须要简单介绍一下王霸之辩的起源和背景,否则很难理解为什么在永乐元年思想界的动荡里,王霸之辩是继义利之辩的另一个极端重要的争论点,因为这直接涉及到了程朱理学所推崇的孟子与姜星火新学所推崇的荀子之间的理念之争。 王道与霸道的说法,一开始是孟子提出来的,也就是孟子关于君主应该走什么样的治国路线的看法,所谓王道,孟子的定义是“以德服人者为王”;所谓霸道,孟子的定义是“以力胜人者为霸”.简单来讲,就是说“王道”是君主凭着自己的德行而感化天下万民,让天下万民心悦诚服,而“霸道”则是君主依仗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强行征服,被征服的百姓心中会存在不服甚至怨气。 孟子说春秋五霸就是因为以“霸道”而成就的一时辉煌,但也正是因为霸道,所以没有延续下去。 因而从孟子的王霸论来看,就是讲使用“霸道”治理国家只能短暂地强大,只有选择“王道”安邦定国才会真正赢得百姓的衷心爱戴。 而荀子生活的时代比孟子要晚,孟子觉得春秋五霸转瞬即逝,而荀子看到的却是战国诸雄“大鱼吃小鱼”一般把周围的国家吃干抹净,谁吃得多谁活得久,所以正是因为历史时代背景不同,荀子提出了跟孟子截然不同的王霸论。 荀子通过自己对各个诸侯国发展历史的研究得出结论,也就是仅仅是推行“王道”是无法成功的,所以荀子认为君主应该要做到“王道”和“霸道”同时进行,甚至在某一历史时期要以“霸道”为主,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国富民。 例如春秋五霸利用“霸道”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但是因为没有“王道”思想,所以很快又没落;但是接着诞生的战国七雄依然是行“霸道”,但却学会了喊“仁义”的口号,以“仁义”作为一个借口,行军事兼并之实,但这些国家却都很成功,没有一个是以德服人的,都是逼迫敌国的百姓臣服,可也没见到谁承受了什么不可承受的后果。 所以荀子认为,孟子的王霸论太过于理想化,荀子的结论是“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而实际上战国的情况则是“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也就是说诸侯推崇礼制、尊重贤才,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